一、產生宅基地糾紛怎么解決
1、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協商解決問題。
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2、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到當地鄉(鎮)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機關提出處理申請。
申請處理時,應以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人、對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申請處理的事項、具體要求和理由,并附爭議地塊示意圖;有關證據及其來源,證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受理機關接到處理申請后,應在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應當在10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文書和有關證據;逾期不提交答辯文書的,不影響作出處理決定。受理機關決定不受理的,應當在決定后10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3、如果鄉鎮不受理,當事人雙方可直接向縣政府或國土局申請,若符合受理條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機關對受理的宅基地權屬爭議,可先行調解;調解無效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4、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后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上一級處理機關接到復議申請后,應在3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宅基地權屬爭議處理期間,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宅基地現狀和破壞其房屋。
二、宅基地有哪些規定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發放證件。
2、由于中國實行城鄉二元體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繼承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集體的資產。
3、由于農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些人不愿意“農轉非”,甚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注定會失去。
4、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定。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農戶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輔助用房(廚房、倉庫、廁所)、庭院、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放等。農戶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賣或出租后,宅基地的使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權始終為集體所有。出賣、出租房屋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在農村地區中,因為宅基地問題而產生糾紛,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其實糾紛的當事人一般都是同村的鄰居,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宅基地糾紛,其實是最好的。若是無法協商達成一致,糾紛的任何一方或雙方可到當地鄉(鎮)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機關提出處理申請。鄉鎮調解無效的話,可以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農村宅基地轉讓有效嗎,怎么轉讓?
農村宅基地確權發證的最新流程是什么?
宅基地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對征收拆遷補償不服,信訪可以嗎
2021-02-25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