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虐待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權利。由于虐待行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權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
本罪侵犯的對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家庭成員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成員構成:
1、由婚姻關系的形成而出現的最初的家庭成員,即丈夫和妻子。夫妻關系是一種擬制血親關系,是最初的家庭關系,它是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產生的前提和基礎。至于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系,如果形成一種收養關系,則就成為家庭關系,它實質既為因收養關系而發生在家庭關系,也為因婚姻而發生的家庭關系。
2、由血緣關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員,這是由于血親關系而產生的家庭成員,包括兩類:其一,由直系血親關系而聯系起來的父母、子女、孫子女、曾孫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們之間不因成家立業,及經濟上的分開而解除家庭成員的法律地位;其二,由旁系血親而聯系起來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員,但是,他們之間隨著成家立業且與原家庭經濟上的分開,而喪失原家庭成員的法律地位。這里例外的是,原由旁系血親撫養的,如原由兄姐撫養之弟妹,不因結婚而喪失原家庭成員的資格。
3、由收養關系而發生的家庭成員,即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這是一種擬制血親關系。
4、在現實生活中,還經常出現一種既區別于收養關系、血親關系,又區別于婚姻關系而發生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如某甲是位孤寡老人,生活無著落,乙丙夫婦見狀而將甲領回去,自愿試行一種決非法律意義上的贍養義務。一經同意贍養,甲就成了乙丙家的一個家庭成員。
只有基于上述血緣關系、婚姻關系、收養關系等方面取得家庭成員的身份,方能成為虐待罪之侵害對象,這也是此種犯罪行為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經常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
1、要有對被害人肉體和精神進行摧殘、折磨、迫害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積極的作為,如毆打、捆綁、禁閉、諷刺、謾罵、侮辱、限制自由、強迫超負荷勞動等,又包括消極的不作為,如有病不給治療、不給吃飽飯、不給穿暖衣等,但構成本罪,不可能是純粹的不作為。單純的不給飯吃、不給衣穿或有病不給治療,構成犯罪應是遺棄罪。就內容前言,既包括肉體的摧殘,如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療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諷刺、謾罵、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論其內容如何,也不論具方式怎樣,是交替穿插進行,還是單獨連續進行,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2、行為必須具有經常性、一貫性。這是構成本罪虐待行為的一個必要特征。偶爾的打罵、凍餓、趕出家門,不能認定為虐待行為。
3、虐待行為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構成犯罪。所渭“情節惡劣”,指虐待動機卑鄙、手段殘酷、持續時間較長、屢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殘者、孕婦、產婦等。對于一般家庭糾紛的打罵或者曾有虐待行為,但情節輕微,后果不嚴重,不構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甚至打罵、體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應當批評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對被害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和折磨,不應以虐待罪論處。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必須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員,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親屬關系或者扶養關系。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虐待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扶養義務,在經濟上或者家庭地位中占一定優勢的成員。非家庭成員,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故意地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摧殘和折磨。至于虐待的動機則是多種多樣的,不論出于什么動機,都不影響定罪,但量刑時應予以考慮。
二、虐待罪如何認定
在認定這類案件性質時,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在虐待罪中,行為人的虐待行為應當具有經常性,如果只是偶爾有打罵行為,不應當認定為虐待罪。
2.區分虐待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在虐待案件中,如果由于行為人的一次暴力行為而造成被害人的傷害或者死亡的,其行為已經超出了虐待罪的范圍,應當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由于虐待行為本身而造成被害人的重傷、死亡的,屬于結果加重犯的范疇,仍然應當認定為虐待罪并從重處罰。
三、虐待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60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且是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如果因虐待行為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屬告訴才處理的范疇。
根據刑法第260條的規定,本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一般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則;被虐待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對于虐待家庭成員,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則屬于公訴案件,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
四、不構成虐待罪的情形
根據《刑法》第260條規定,構成虐待罪需要具備以下基本條件。行為對象須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應當具備故意虐待行為;行為達到情節惡劣。缺乏其中任何一個基本條件,一般情況下不能構成本罪。比如虐待對象不是家庭成員的,雖然可能構成其他犯罪,卻不能以本罪論處;對于情節不惡劣的行為,應當采用批評教育的方式解決,不宜以虐待罪定罪處罰;已達到《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標準的,應按照有關規定對行為人施行拘留或者警告燈行政處罰措施。
五、虐待罪的量刑標準
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長期受虐待逐漸造成身體的嚴重損傷或導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不堪忍受長期虐待而自殺造成死亡或重傷,行為人是故意的實施虐待行為,而過失地引起他人重傷、死亡的結果,其虐待行為和重傷、死亡后果之間具備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根據本條規定,虐待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案件不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范圍,因此,對這類案件,即使被告人提出控告,檢察機關也應提起公訴。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不屬于家庭成員,那么是不會構成虐待罪的,虐待罪還需要達到一定的惡劣程度,如果不是家庭成員,那么可能會構成故意傷害罪等其他罪行。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