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犯罪能減輕處罰嗎
醉酒犯罪并不是減輕處罰的情形。需要根據情況分析,若認錯態度良好積極賠償和解,有可能減輕處罰。
我國《刑法》第18條第4款明文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說明:
1、醉酒的人犯罪也是犯罪;
2、對醉酒犯罪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不能免除處罰;
3、醉酒犯罪人與非醉酒犯罪人所應負的刑事責任是同等的。
從實際情況看來,醉酒犯罪人主觀上并不一定是出于故意,而多是在自己的意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之下犯的罪。這種犯罪與不醉酒的人犯罪在主觀方面有所不同,但因為酗酒是一種惡習,而且司法實踐證明,有些人就是以酗酒減弱了大腦對行為的控制能力為理由,企圖逃避司法機關對其犯罪行為的制裁。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不僅要負刑事責任,而且也不能從輕處罰。原因在于醉酒的人,盡管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他并未完全喪失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其在醉酒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亦并未離開自己主觀意志的支配。
危險駕駛罪如何認定
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之處:三個罪名既然都規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最主要的共同之處就是侵犯的客體為公共安全。
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者之間的區別。其區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主觀方面不同。正如前所述,危險駕駛罪在主觀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義上過失犯罪,主觀上只能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觀上是故意,而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觀上為過失。
其次,在行為方式上不同。危險駕駛罪只包括醉駕和追逐競駛兩種行為,交通肇事包括一些違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實施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險性相當的危險行為。不應包括醉駕和追逐競駛的行為。
第三,在是否要求出現危害結果上不同。危險駕駛罪是行為犯、情節犯,只要有醉駕或追逐競駛的行為且情節惡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交通肇事罪為結果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為危險犯。
再次,量刑上不同。比著交通肇事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險駕駛罪是一種較輕的犯罪,因為畢竟沒有發生危害后果,而交通肇事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都要求造成嚴重的后果,由此帶來量刑上的差別。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酒后犯罪能不能減輕處罰”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醉酒實施刑事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而醉酒犯罪并不是減輕處罰的情形。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