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1、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2、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3、《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責任認定
1、出于逃避法律責任,但履行救助義務。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將人撞倒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后逃離現場。120醫護人員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這種情形下,行為人雖構成逃逸,但主觀惡性不深。僅出于逃避法律責任,現實中為搶救傷者,爭取了寶貴時間。對于這種情形,認定責任時應該從寬。
2、出于逃避救治傷者,逃逸后主動投案。有人認為這種情形中,行為人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為人的主動投案。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實際上違背了立法原意。法律之所以規定逃逸是加重情節,就是考慮對受害人生命的保護。逃逸造成的最嚴重后果就是,使傷者缺乏救助,導致傷勢嚴重以致死亡。所以這種情形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當然的。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對自首情節按照刑法減輕處罰也是應當的。
3、既逃避法律責任又逃避救治傷者。這種情形在現實中最為常見,行為人在主觀上大多是兩者的競合。對于這種情況,顯然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在量刑幅度內予以從重。如果其結果導致受害人的死亡,則是逃逸行為情節的再次加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觀點,原因有二:其一,這種說法回避了導致加重結果的主觀心理的爭論;其二,也表明了即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行為的相對獨立性。
交通肇事逃逸不僅可能導致受害人就醫不及時而產生其他影響,還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法律對此類行為進行了加重處罰的特殊規定。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公產房,公產房可以“繼承”嗎
2021-03-23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對違法行為有異議怎么處理
2020-12-01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不簽協議一直當釘子戶嗎
2021-02-09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