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自首如何認定
1、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離開現場不間斷的到有關部門投案如實講述事發經過的
這種情況下,主觀上被告人離開現場的目的不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表現在客觀行為上體現為離開現場后不間斷的到有關部門投案,并對事發經過毫不隱瞞,并且以行為人所知和認識到的情況如實講述,不避重就輕,不夸大對方責任,不回避自己的責任。這種情況主客觀能夠相互印證,無為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只認定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并且應對其主動投案行為認定為自首,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量刑幅度內,并按照自首的量刑原則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離開現場不間斷的到有關部門投案未如實講述事發經過的
若行為人投案后,未如實供述肇事經過,虛假敘述,推脫自已的責任,夸大對方的責任,則按照刑法總則有關自首的規定,因未如實供述案件主要事實,不認定為自首,但因行為人無逃跑行為,亦不能認定為逃逸,應以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若行為人投案后,向有關部門講述有交通事故發生,但當時不是自己駕車,而是別人駕車肇事的,并說服別人替自己頂罪的,因無逃跑的行為,不認定逃逸,但后面的行為,又符合偽證罪的特征,則以交通肇事罪和偽證罪數罪并罰。
3、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離開現場,經過一段時間后,又投案如實講述交通肇事及逃逸情況的
這種情況筆者同意前面第二種觀點。交通運輸應肇事后逃逸存在著自首的情況,即這種情形,行為人主觀上有一個轉變過程。在前面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觀故意支配下的行為,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而后面出于不論何種想法,去主動投案,自愿接受法律處罰的行為,又符合投案自首。是在兩種主觀故意的支配下,實施的兩個行為,前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已構成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者主動投案,如實供述案情的,又能夠認定自首。因此應以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并有自首情節定罪量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量刑幅度內按照自首的量刑原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行為人交通運輸肇事后,又投案如實講述交通肇事經過但稱離開現場并非為逃避法律追究情況的
有的被告人稱,自已是因為怕被害人及其親屬打自己才離開現場,不是為逃避法律追究。這種情況,是被告人對自己的主觀故意性質認識不清,按照筆者在前面對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主觀條件的論述,這種仍應認定被告人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離開現場,因為逃避法律追究表現為逃避履行以下義務:
⑴民事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義務;
⑵五項行政義務;
⑶搶救傷者和財產的刑事義務。
被告人交通肇事后逃避履行上述義務的任何一種,都符合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主觀條件。不能以被告人的這一辯解理由,而認為被告人主觀無逃逸意圖,這是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認識問題。因被告人對肇事經過如實供述,對自首仍應認定。以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并有自首情節定罪量刑。
若行為人投案后,未如實供述肇事經過,虛假敘述,推脫自已的責任,夸大對方的責任,則按照刑法總則有關自首的規定,因未如實供述案件主要事實,不認定為自首。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是登記生效嗎
2021-01-01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漳浦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6以前居住或得到安置現在戶口所在地還能不能享受拆遷安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