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回避的情形包括三種:
1、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具有法定情形,必須回避,不參與案件審理的制度。所謂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規定禁止審判人員參加對案件審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證案件獲得公正審理的制度。 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適用范圍,申請回避和作出決定的程序等內容組成。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關于檢察官辭職當律師的禁止性規定如下:
1、第十八條 檢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2、第二十條 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檢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檢察官所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擴展資料
1、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39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二年以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辯護人。檢察人員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辯護人。”
2、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律師法第41條規定:“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該條沒有檢察官、法官從檢察院、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法院辦理案件的辯護人的禁止性規定。
3、檢察官法和律師法同屬部門法,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對同一問題有著不同的規定,實踐中容易引起爭議,使法庭處于兩難的境地。
回避制度是我國的法律規定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這種制度能夠有效地避免司法機關腐敗勾結,也有利于促進司法公平。回避制度除了檢察院和律師之間,還有審判長和被告等也是需要按照規定進行回避的,甚至可以中斷訴訟要求對方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法官子女離婚訴訟回避注意哪些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