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我們可以看出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界定主要在于是否以單位的名譽,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有關的話,那么就構成了單位犯罪。單位犯罪的主體通常情況下為企業,團體等法定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