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商品房開發的第一步就是拿到土地,有了建設用地,才能進行規劃和施工。城市里面的商品房都是建設在國有土地上的,國家擁有土地所有權,而企業可以拿到使用權。那么,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分幾種方式?接下來我們通過本文做個大致了解。
一、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分幾種方式?
1、土地使用權劃撥
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并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2、土地使用權出讓
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者在足額交納了土地出讓金后,有權取得該土地在一定年限內的使用權利,并可以將該土地使用權在符合規定條件的前提下轉讓、出租或抵押。
3、土地使用權轉讓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特點是什么?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綜上所述,依法獲取土地使用權是房地產企業進行項目開發的前提,根據有關規定,企業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主要有出讓、轉讓及劃撥三種方式。如果細分的話,出讓里面包括參加土地拍賣、土地掛牌等。這是土地交易的一級市場,也是大部分企業拿到使用權的主要方式。
2020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土地出讓金與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5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土地轉讓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養殖場拆遷補償太低,如何提高補償
2020-12-06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