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商品房開發的第一步就是拿到土地,有了建設用地,才能進行規劃和施工。城市里面的商品房都是建設在國有土地上的,國家擁有土地所有權,而企業可以拿到使用權。那么,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分幾種方式?接下來我們通過本文做個大致了解。
一、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分幾種方式?
1、土地使用權劃撥
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并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2、土地使用權出讓
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者在足額交納了土地出讓金后,有權取得該土地在一定年限內的使用權利,并可以將該土地使用權在符合規定條件的前提下轉讓、出租或抵押。
3、土地使用權轉讓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二、出讓土地使用權的特點是什么?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綜上所述,依法獲取土地使用權是房地產企業進行項目開發的前提,根據有關規定,企業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主要有出讓、轉讓及劃撥三種方式。如果細分的話,出讓里面包括參加土地拍賣、土地掛牌等。這是土地交易的一級市場,也是大部分企業拿到使用權的主要方式。
2020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索賠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03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