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的認定
認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樣應當從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即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有效性四個方面來認定。共犯中止與單獨犯的中止構成條件在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特征的認定上并無太大出入,不同之處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如何認定共犯中止的有效性特征顯然是界定共犯中止是否成立的關鍵。在單獨犯的場合,只要行為人能有效地防止本人行為可能造成的犯罪結果發生,就具備有效性。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放棄犯罪,部分犯罪人執意要把犯罪進行到底,部分自動放棄犯罪的人具備何種條件才能具有“有效性”?對此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主觀說、客觀說和共同正犯關系的脫離(折衷說)三種不同學說??陀^說偏重于結果無價值;主觀說強調主觀方面;共同正犯關系的脫離(折衷說)是以客觀說為基礎的主觀說。”具體又有五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共同犯罪行為具有整體性特征,那么,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也只能以整個共同犯罪是否最后達到完成狀態來確定,個別共犯意圖中止犯罪,必須在停止自己犯罪的同時,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實施共同犯罪行為,或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結果發生,倘若沒有產生這種效果,共同犯罪終已完成時,個別共犯的犯罪中止就不能成立。
第二種觀點認為:共同犯罪行為雖然具有整體性特征,但實際上是由每個共犯的獨立行為組合而成的。其中個別共犯自動停止犯罪,就與共同犯罪完全脫離了關系,之后與其他共犯的行為就不再有任何的關聯,因此,其自動停止犯罪就應被視為犯罪中止。
第三種觀點認為:除主犯外,其他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行為人力所能及的范圍為限。如果努力阻止其他共犯繼續實行犯罪,但因能力有限而阻止無效的,仍可成立犯罪中止。第四種觀點認為:共犯中止的有效性,應以他是否有效地切斷自己以前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如果個別共犯以自己消極或積極的行為確定已切斷其以前的犯罪行為同以后的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即使共同犯罪的危害結果最后由其他共犯促成發生,亦能成立中止犯。
第五種觀點認為:判斷共犯中止有效性的標準是中止者必須使自己的行為與整體的共同犯罪行為解體,即主觀上切斷與其他共犯之間的共同故意聯系,客觀上抵消自己先前行為對共同行為所起的合力作用,使之消除對犯罪形成既遂的原因力。那么如何評價上述各觀點呢?
筆者認為,既然是共犯的犯罪中止,那么就既要考慮到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又要考慮到各個共犯的相對獨立性;既要考慮到共同犯罪的特性,又要考慮到犯罪中止的特性。
綜合分析,筆者認為,第一種觀點合理性在于把握住了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其強調各共犯之間相互利用、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關系,局限性表現為忽視了共犯的相對獨立性。這種觀點對于共犯中止的成立條件要求過于苛刻,標準過高。這實際上是堵塞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之路,不利于實現鼓勵犯罪分子悔過自新,盡早停止犯罪的刑法目的,從而削弱了犯罪中止制度的積極作用。第二種觀點只強調共犯的獨立性,則忽視了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主客觀上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部分共犯僅僅是消極地自動停止自己的犯罪行為,是不可能切斷同其他共犯之間的相互聯系,他的先前行為仍然與其他共犯的行為有著聯系,危害結果中仍然包含著其先前行為的原因。因此,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其抹煞了共同犯罪與單獨犯罪的區別,降低了共犯中止的成立條件,有濫用犯罪中止制度之嫌。第三種觀點合理之處在于,
其注意到了共犯中止與單獨犯中止的有效性認定上應有所區別,但沒有考慮到各個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從而使犯罪中止有效性的認定不甚明確。第四種觀點強調共犯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否被切斷,以此作為共同犯罪中止成立與否的標準,以及在表述時結合了中止形態理論,考慮到了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各自的特殊性,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觀點僅僅是從客觀方面來分析的,忽略了犯罪主觀方面。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不僅要求客觀行為方面的切斷,還要求主觀方面的切斷,因此本觀點僅強調客觀而忽略主觀的做法是片面的。
筆者贊同第五種觀點。這種觀點強調主觀上要切斷與其他共犯之間的共同犯罪意識的聯系,客觀上要抵消自己先前行為對共同犯罪行為所起的合力作用,其綜合考慮了共同犯罪人成立犯罪中止在主客觀方面的要求,符合我國主客觀相統一的犯罪構成理論,是比較正確的觀點。共同犯罪是各個共同犯罪人在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為完成同一犯罪目的而進行犯罪,他們的行為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由于共同犯罪人主客觀的共同性,各共犯具體的主客觀情況都喪失其獨立決定行為性質的作用。再從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上看,無論分工和參與程度如何,各個共同犯罪人的危害行為都與危害結果有因果關系。部分共犯自動停止犯罪,如若成立犯罪中止,就必須在主觀上切斷與其他共犯的共同故意聯系,消除自己對整個共同犯罪的影響,使其他犯罪人明確認識到已失去了該犯罪人的參與和支持。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土地轉包
2021-03-21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