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逃逸扣駕駛證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吊銷駕駛者的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怎么認定交通肇事逃逸
1、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
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2、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
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吊銷駕駛者的駕駛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制定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的程序
2021-02-21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