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從犯成立條件都有哪些
在共同犯罪當中,了解關于主犯和脅從犯的一些基本信息,細致的把主犯和脅從犯區別開來,如有脅從犯問題,建議及時委托律師進行有效的辯護。
所謂脅迫,是指以剝奪生命、損害健康、揭發隱私、毀損財物等對行為人進行精神上的強制。脅從犯所受到的脅迫必須能夠達到抑制其意志自由的程度,即對于脅從犯所受到的脅迫也有程度上的要求,不達到該種程度將不構成脅從犯
(一)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這是脅從犯成立的前提條件
脅從犯由于被脅迫而實施了犯罪行為,該犯罪行為是已經計劃或已經進入犯罪預備階段甚至犯罪實行階段的共同犯罪行為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性質由共同犯罪的性質所決定,它的具體樣態受共同犯罪目的的規定和制約。一般情況下,脅從犯的犯罪目標是由脅迫者授意的,脅從犯據此選擇犯罪行為的具體內容與形式。在存在物質性危害后果的情況下,脅從犯的犯罪行為是促成該結果發生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二)行為人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即行為人必須具有犯罪的主觀故意,這是脅從犯成立的主觀條件
就認識因素而言,行為人能夠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結果,否則,就不是脅從犯;就意志因素而言,脅迫行為雖使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了強制,從而使其意志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無論如何,這種精神強制不同于使人完全喪失意志自由的身體強制,被脅迫者并未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尚可以選擇不犯罪。然而,他卻作出了相反的抉擇。也就是說,脅從犯的罪過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過失不構成脅從犯。
(三)行為人之所以參加犯罪是因為受到了他人的脅迫,這是脅從犯成立的客觀條件
所謂脅迫,是指以剝奪生命、損害健康、揭發隱私、毀損財物等對行為人進行精神上的強制。脅從犯所受到的脅迫必須能夠達到抑制其意志自由的程度,即對于脅從犯所受到的脅迫也有程度上的要求,不達到該種程度將不構成脅從犯。
哪些情景不宜認定為脅從犯
對于被迫人來說,其被脅迫情節的認定至關重要。下列情景不宜認定為脅從犯:
1、行為人身體受外力強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況下的行為,其行為不能表達其主觀意志,不可能具有罪過,不構成犯罪,也就不宜認定為脅從犯;
2、對于先是被迫參加,而后來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實施犯罪的,不宜定脅從犯;
3、被誘騙參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脅從犯。
被脅迫情節雖然對罪質的認定影響不大,但對量刑的影響非常巨大,這是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體現。
綜上述,對哪些行為會被定為脅從犯的問題上做出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在司法實務中,對脅從犯作出認定之后應當按照對脅從犯的處罰原則追究責任。而比較關鍵的就是脅從犯成立條件,在實踐中也會存在一些不宜認定為脅從犯的情形,各位可以從上文中進行了解。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律師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