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快速發展,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買房的重要性。建設房屋時,需要土地資源的使用。對于土地的使用和規劃,國家有關部門都有嚴格的規定。那么關于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怎么轉讓呢?接下來,小編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和法律知識,為大家詳細介紹如何轉讓。
一、土地使用權在在建工程怎樣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8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約定房屋建設工程必須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是為了避免一些開發商在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后不去開發,而是進行倒賣,這樣會無形增加土地成本,最終會導致房價高企,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二、關于在建工程轉讓的限制問題
1、在建工程是否被司法查封。
如果在建工程已經遭到司法查封,則是禁止轉讓的。只有依法解除了司法查封,才可以進行轉讓。
2、在建工程是否已經支付了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根據法律規定,如果不符合這一條件,也是不可以轉讓的。需注意的是,取得了土地使用權證書,乃至取得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在事實上也不一定就支付了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因為有時地方政府對企業會采取一些變通做法,因此一定要審查土地使用金的繳納單據或由房管部門出具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證明。
3、在建工程的抵押情況。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因此可見,除非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已經設定抵押的在建工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
4、在建工程的施工情況。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就建設工程的進場施工到最后竣工業主與施工方關于權利義務的規定,在建工程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標的,業主與施工方都對該在建工程擁有一定的權利,在業主拖欠巨額工程款的前提下,即使工程竣工,施工方就工程款還有六個月的優先受償期。因此,雖然無法律明文規定,編者認為在建工程的轉讓應當經過施工方的同意方可進行。
5、在建工程是否取得合法手續。
不僅是土地出讓金的繳納,在建工程的其他方面的合法手續也應具備,例如施工許可證等。因為項目轉讓后這些手續均要進行依法變更,因此,在建工程取得合法手續也是在建工程可以轉讓的前提條件。
6、關于已經取得預售許可證并部分預售的在建工程轉讓是否需要預購人同意的問題。
三、在建工程項目轉讓協議的簽訂
在建工程項目轉讓協議的主要合同條款內容如下:
1、雙方當事人情況
2、項目概況(包括:坐落地點、項目性質、四至、占地面積等)
3、轉讓方對在建工程轉讓限制條件的不存在或已解決承諾。
4、項目轉讓時土地使用權性質,獲得方式及使用期限
5、轉讓費用的構成、數額、支付方式和期限
6、項目用地、工程建設的有關審批程序重新辦理手續協助
7、在建工程轉讓交割日期及方式
8、雙方的權利義務
9、違約責任
10、解決爭議的方法
11、轉讓當事人約定的其它事項.
如果律師是代理在建工程的受讓方,那么一定要清楚,因為信息不對稱,收購該在建工程的法律風險主要在受讓方這邊,代理律師應采取具體措施,通過讓轉讓方提供履約擔保或分期分條件付款等方式來化解受讓方承擔的法律風險。
四、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2011年1月,一則“土地使用期滿后會無償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取得。
土地使用權代表著人們使用、占有、獲得收益等權利的法律保證。我國法律允許使用權進行轉讓、出租等他形式。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如何轉讓在上文已經有提及。但是這里小編想要提醒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涉及土地使用權轉讓一定要簽署協議并且辦好過戶手續,這樣才能避免后續出現法律糾紛。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成功多久釋放
2020-11-11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