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自首可以免除自己的刑法嗎?
犯罪后自動投案,審理時會從輕或減輕處罰,自動投案也包括被家人或朋友說服然后去投案或在家人和朋友陪同下投案,投案后必須交代一切犯罪事實,如果只是去自首而不配合辦理案件,如不交代犯罪經過不算自首,如交代了執法機關還沒有掌握的線索或事件還可以在量刑上減輕。
《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第六十八條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余罪自首與一般自首的區別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規定理論上通常稱之為余罪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解釋,進一步確定了“余罪自首”中所謂的“余罪”只能是與已掌握罪行不同的異種罪行。余罪自首和一般自首的顯著區別在于:
1、余罪自首的主體是因他罪已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對其如實交代的余罪,不存在自動投案這一前提要件;
2、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是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如已經為司法機關所掌握則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3、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如屬于同種罪行亦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綜合上面所說的,自首是屬于改過自新最好的表現,只要有此行為,那么就可以得到法律的認可,從而減輕自己的刑法,如果案件危害不大的話,一般還會免除自己的刑法,所以,在犯了錯之后就要懂得如何認錯,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陪審員不參加什么案件審理
2021-02-13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