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備辯護時間計入審限嗎?
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的,法庭應當允許,宣布延期審理。延期審理的期限為十日,準備辯護時間不計入審限。重新開庭后,準備辯護時間不計入審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下列事項耽誤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1、公告期間,即從法院在報紙上正式發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滿的時間。
2、鑒定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鑒定申請至鑒定機構出具正式的鑒定結論之間的時間。
3、處理管轄問題的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管轄異議至二審法院就管轄問題作出終審裁定書的時間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二、民事訴訟審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適用特別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內或公告期滿后30日內審結(選民名單案件必須在選舉前審結);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上述審限的,報本院院長批準。
1、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2、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綜上所述,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采取普通程序的,應該在六個月內審理完結。如果被告不接受辯護人的辯護,要自己辯護的,等法院休庭后,自己有一個準備的時間,這個不計入審理期限。另外,司法鑒定所需時間、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間等,都不計入審限。
有效辯護權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保障律師辯護權?
刑事辯護豁免權的含義及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的問題
2021-02-08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