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社會主體形態主要分為城鎮和農村兩個部分,城鎮人民主要靠工作獲取收入,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農村的農民主要靠土地的經濟作物來保證自己的收入。那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確立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小編就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
一、通過土改,建立農民個體土地所有權
農村土地制度發展的歷史證明,集體土地所有權是在私人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形成的。 而農民個人私有的土地所有權,是在新中國成立后依據《土地改革法》取得的。土地改革運動,沒收地主富農階級的土地,無償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實現了土地農民所有,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解放初期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通過農業合作化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土地集體土地所有權
農民個人私有的土地是農民集體土地的來源。土地改革時分配給農民的土地,由于一 家一戶的經營,這種小農經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農業基本建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因而阻礙了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國家對個體農民所有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將農民土地私有改變為農業生產合作社集體所有。
這一過程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建立農業生產互助組,即在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私有和分散經營的基礎上實行勞動互助。第二步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即在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私有的條件下,實行土地入股,統一經營,集中勞動,統一分配。這期間,土地所有權仍歸農民個人,但其使用權卻歸合作社。第三步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即在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統一經營,統一分配。
這期間,農民個人所有的土地無償轉歸農業合作社集體所有。到1957年,全國已有97. 5%的農戶加入了農業生產合作社,其中加入高級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全國總農戶的96.2%。至此,全國農村的土地(耕地)已基本上由農民的私有變成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集體所有。
三、通過人民公社化建立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
土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集體所有,經過人民公社化運動,變為人民公社所有,后又改變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農村普遍實行了土地承包制, 土地所有權依舊歸集體所有,農戶通過承包土地取得了土地使用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農民承包地使用權的確認,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發包方與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我國自建立后對土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既保證了農民的合法使用土地的權益,又保證了國家對土地的有效的管理和約束。確定了土地的合法性。
土地所有權可以轉讓嗎
土地所有權證明怎么寫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