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告人怎么為自己辯護?
法庭上自我辯護的,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處理,沒有可以通行的準則或規(guī)范。在法庭自我辯護時,可以從是否構成犯罪、實施行為時的主觀想法、是否屬于從犯、是否屬于自首、是否主動認罪、有無悔罪表現、產生損害結果的輕重、有無被害人諒解、能否適用緩刑等方面提出辯護意見。通常實務中,涉及刑事案件的開庭辯護,盡量還是建議專業(yè)的律師進行辯護,更有助于從輕、緩刑等方面提出辯護意見。
每個案件有不同的情形在這里我來說說大概的技巧,被告人必須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被告人的犯罪動機,
2、有無犯罪預謀,有預謀的犯罪和無預謀的犯罪是有所區(qū)別的,因為表現被告人的主觀惡意性不同。
3、矛盾的起因是什么,有些時候是由于被害人存在過錯而引發(fā)矛盾。
4、在財產方面的犯罪是否造成了財務不可追回,如果財物已經退還被害人,被告人可以在量刑上減少責任。
5、被告人是否有前科劣跡。如果是初次犯罪要向法庭表明被告人的一貫表現良好。
6、犯罪未遂還是即遂。
二、刑事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權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以外,還可以由其他人協助行使,即辯護人行使。辯護人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依法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訴訟參與人。辯護人制度的設立彌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能力的缺陷;彌補了國家司法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保障的不足;促進了訴訟公正的實現,并在社會中發(fā)揮著示范功能,促進法制宣傳教育。在中國辯護人的范圍較廣泛: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都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但是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除外。
綜上所述,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可以選擇自己去辯護,在庭階段,自己辯護應當從幾個方面入手,可以提出檢方的證據不足,犯罪定罪過重,自己屬于過失犯罪,事后認罪悔罪并且主動賠償受害人等。法院會對被告人的訴求進行查證,這也影響最終的判刑。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在我國單位犯罪如何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界定
2020-12-07人民法院副院長如何產生
2020-11-26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勞動仲裁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