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護詞正當防衛是如何書寫的?
辯護詞正當防衛的書寫方式是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受到犯罪嫌疑人的委托,并且單身一審或者說是二審的辯護律師,通過查閱相關的案卷卷宗。
受被告人劉某家屬的委托,我所指派我擔任被告人被告第二審的辯護律師。通過查閱案卷,會見被告人,進行調查,參加今天的法庭調查,我們對本案事實有了全面的了解。現依據事實和法律,發表如下辯護意見,以供參考:
辯護人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且并不超過必要限度,依法不應認定被告人構成犯罪,也不應負擔民事賠償。
二、被告的行為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依據我國《刑法》第233條規定,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而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上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至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此要認定一個行為是否過失致人死亡罪,首先必須確認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是否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如果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預見到危害結果,那么過失致人死亡罪就不能成立。
公訴方在起訴書稱“當晚11時許,被告、殷某從本村趙某家返回被告家,被告在途經被害人家門口時,被害人突然竄出,手持菜刀將被告左頸部、左眼眶部砍傷……后被告人被告又將被害人仰面推倒在地,致被害人重傷”。這是法院認定被告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要原因。其實強調被告將被害人推倒的事實,這恰恰從另一方面說明被害人是故意殺人(未遂)。被告在突然遭到手執兇器的被害人的襲擊下,在面臨被害人的威脅時,只是出于人的本能的自我防衛,他面對手持菜刀的被害人,根本不可能也沒時間去想自己的推倒行為是否會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因此,根據被告人當時所處的情況和環境,根本不可能預見到危害結果,那么被告的行為就完全不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的主觀特征。所以由于主觀要件的缺失,根據犯罪構成原理,上訴人的行為不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其主觀方面追求的是排除不法侵害,并非追求致人傷害或死亡,因此上訴人主觀方面屬防衛的故意而并非犯罪的故意。
辯護詞一直以來在我們國家都非常的重要,而且不同類型的辯護詞的話,它往往是決定到最終的一個判刑,比如說有一些人他們根本就不是故意傷害或者說是故事傷害,而是因為當時緊急情況之下所作出的正當防衛的行為,這個時候就需要仔細辯護。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正當防衛宣告無罪的條件是什么?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以拆違來拆除廠房怎么維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