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出行,這是大多數人通常出行方式。如果恰好來了個急剎車,站著的乘客簡直就只能用遭殃來形容感覺。如果乘客在公交車上受傷了或者財產受到損失,誰賠償?小編為你介紹。
1、因公交司機的不當履職行為所導致的乘客傷亡及財物損失,公交公司是必須要承擔責任的。
例如,公交車司機在沒有提示或乘客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因爭道搶行、急停急轉、敞門行駛等行為造成乘客摔傷或撞傷的,公交司機的行為與乘客的受傷結果存在因果關系,理應對乘客的摔傷負全部責任。
2、因公交車本身的安全隱患導致乘客傷亡或財物損失,公交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按照客運合同法律關系,公交公司作為承運人,須提供適航的運輸工具履行承運義務,因其所提供的運輸工具存有安全隱患所導致的乘客傷亡及財物損失,公交公司應負責賠償。
3、乘客因自身健康原因或者自身故意、重大過失所致傷害,公交公司不應擔責。
我國《合同法》第302條明確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這里的旅客故意是指,旅客故意造成自己傷亡,如自殺、自傷等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4、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公交公司不擔責。
例如,有人突然橫穿馬路,而緊急剎車是避免車禍發生的唯一選擇,則司機突然剎車的行為,只要無措施不當,且未超過必要的限度,就屬于緊急避險,不應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1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
5、第三方造成的損害。
實踐中,也不乏乘客在公交車乘車過程中被第三方刑事侵害的案例。例如,在車上被盜竊、性侵或被他人毆打傷害等情形。此種情形下,因乘客所受傷害并非系由承運人的行為所導致,亦非承運人的過錯所引起,公交公司對于第三方的刑事犯罪行為,是無法預知、不可預料的,原則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例外:根據《合同法》第301條之特別規定,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應當盡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險的旅客。
這是法律施加于承運人一方在承運過程中的一項附隨義務。據此,如果在公交車運行過程中出現乘客被第三方刑事侵害的情形,公交公司應當盡可能地提供給乘客幫助以有助于其脫險。
如果公交司機對已經知道的侵害行為視而不見或放任其發展,則應視為承運人對損害后果的擴大存在一定過錯,理應按其過錯程度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費追訴時效怎么算
2021-01-17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嗎,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