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然防衛假想防衛區別是什么?
1、偶然防衛,是在客觀上加害人正在或即將對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進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觀上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對加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觀上起到了人身防衛的效果。偶然防衛也是行為人對客觀事實的一種錯誤認識。因其不具有主觀正當化事由,偶然防衛被作為犯罪看待是妥當的。
2、“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
二、正當防衛成立條件是什么?
1、不法侵害現實存在
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許的,其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為條件。
2、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對合法權益造成威脅性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且待其實施后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時,可以認為侵害行為已經開始。
3、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
綜上所述,偶然防衛和假想防衛都不是正常防衛,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在成立要件、法律責任等方面不同,偶然防衛是目的不是防衛,而是故意傷害,只不過其行為間接保護他人,而假想防衛雖然目的是防衛,但是客觀侵害行為并沒有實際發生。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正當防衛宣告無罪的條件是什么?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早于借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05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