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假想防衛的法條有哪些規定?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二、假想防衛的法律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我國法律制度中對假想防衛的規定就是以上這些了,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當時之所以有那種行為,其主觀目的還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故意去傷害對方,所以,針對假想防衛的處理原則,通常要比那些故意犯罪的處罰輕一些。
假想防衛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24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