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刑法是怎么規(guī)定的?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刑法是根據(jù)我們國家的刑法當中的第13條指的就是在預備狀態(tài)當中沒有實現(xiàn)犯罪的結果發(fā)生,后者的話它主要是由于自己主觀意見所導致的犯罪,存在著一些暫時中斷的情況,犯罪預備中止刑法十三條的規(guī)定是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chǎn)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一)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1、預備中止即發(fā)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
3、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
(二)根據(jù)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
2、積極中止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jīng)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fā)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fā)生的中止。
二、相關知識說明
1、定義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
2、構成要件
我國現(xiàn)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于很多的人員,他們可能并不了解到一個犯罪的具體的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來說的話,有犯罪的預備狀態(tài),還有就是犯罪正在實施的狀態(tài),不同的犯罪狀態(tài),它會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量刑的標準性的問題。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如何區(qū)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chǎn)離婚時房產(chǎn)如何分割?
2021-03-16上市公司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12-27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先予執(zhí)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房產(chǎn)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