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故意殺人罪的辯護詞內容是什么?
審判長、審判員:
1、作為被告人(以下簡稱被告人)的辯護人。接受指派后查閱了相關案卷材料,辯護人對于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有盜竊罪的事實及罪名沒有異議。現辯護人針對被告人的量刑及處罰提出辯護意見如下:
2、被告人系間歇性精神病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辯護人認為被告具有法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情
本案被告人經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醫學司法鑒定以及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司法精神病學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書可知被告確有精神分裂癥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辯護人認為被告具有法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辯護人認為被告有以下酌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
由于被告患有精神病無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意圖,更不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
1、本案被告人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且無阻礙偵查機關偵查活動的行為,并有認罪、悔罪的表現,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2、被告人系初犯、偶犯。在此次犯罪之前并無任何犯罪行為。
3、被告人當庭認罪,悔罪態度好。如果犯罪事實已經定了,但是屬于間歇性精神病的話會根據情節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辯護詞的主要內容就是有認罪表現,有悔過變現,希望能夠減輕處罰,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 凡年滿14周歲的,就要對殺人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只是刑罰的輕重不同。故意殺人的刑罰要大于過失殺人,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構成的主體,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這里所說的精神病除間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情況下)。
2、故意殺人致死死刑,故意殺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正當防衛無罪,不是故意殺人致死的10到15年,非故意殺人未遂10年以下
綜上所述,年滿14周歲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構成主體,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應當判處死刑,故意殺人未遂應當判處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犯罪后自首,認罪悔罪態度良好,沒有前科的,在量刑上應當減輕處罰。
精神病犯罪就能免責嗎
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怎么確定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手續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1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