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買房以后經常會聽到產權七十年等話語。其實這就是土地使用70年權限政策,就是說購買房屋以后,房屋其實是永遠歸自己所有的,但是房屋畢竟只是地上附著物,房屋下的土地是有七十年的使用權的,七十年到期以后就有可能土地不歸自己所有了。
一、土地使用70年權限政策是什么概念?
土地是歸國家所有的,一般說的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實際上,商品房的土地實際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得1-2年,到你手里使用年限就不到70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況且住宅樓的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幅度,房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便不能再用了。 70年后,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你的房屋進行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在我國法律規定中,“土地使用權”與“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是:居住用地70年,70年土地使用期滿后,土地收歸國有,地上建筑物仍然屬于業主所有。如果再次申請土地使用權,則應該根據當時的地價水平,補繳土地出讓金。
根據這一條例,購房人取得的商品房使用權限必須也只能建立在70年土地使用權的基礎上。而房屋開發商從土地管理部門獲得土地批租權后,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通。
商品住宅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在1~3年,房產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著開發商開發住宅時間的長短而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明顯的“房產產權期限縮水”。
二、區別
有調查指出,超過70%的購房者不清楚“土地使用權”與“房屋產權”之間的不同概念,也沒有意識到絕大部分能夠入住的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產權期限縮水”情況,在不明不白中成為“冤大頭”。購房者不理解概念從而干脆對其置之不理是造成“隱性縮水”問題得不到重視的重要原因。
還有購房者因為產權算了一筆賬:“住宅用地的使用期限是70年,但按房產證上的日期推算,買的房子一般只有65年使用期,整整少了5年!而買房時付的總房價卻從未因此打折,少5年不就等于多付錢了嗎?”
遺憾的是,這種簡單的估算方式沒有得到房屋產權管理登記部門、房地產開發商、法律和經濟學界人士的贊同。
三、續約產權
要想知道房屋產權到期后怎么辦,首先要了解我國的房屋制度,土地和土地上面的房屋是具有不同的所有權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就在于:房屋所有權(即房產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住宅樓設計壽命一般為50年)就能一直享有,“房產證里是沒有期限登記欄的”;而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比較常見的是40年、50年和70年。
也就是說房子的所有權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塌(設計壽命一般為50年),這房子就一直是產權人的,但土地是國家的。根據項目的立項不同,租用國家土地的周期也不同:像住宅用地產權為70年,工業、科教文衛體綜合類用地產權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產權為40年。
另外,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房產由國家無償收回。房屋所有權也就自然消失。
還有一種情況是,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根據法律規定沒有批準續期的(即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土地使用權國家無償收回,但對于地上房產,根據收回時的殘余價值給予相應補償。
雖然住宅產權期滿后可自動續期。但再次申請土地使用需要補繳多少土地出讓金,應該以什么樣的標準補繳,擁有房屋產權的業主是否愿意繳,能否繳得起,一旦有房屋業主不愿意繳納,土地上的房屋該怎么處理?這一系列的問題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政策能夠回答。
由于土地的使用權是歸國家所有的,而土地使用權雖然會歸公民所有,但是也不是永久歸屬的,土地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是會被國家收回的。土地使用會根據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年限,一般來說,住宅用地的最高土地使用年限都是七十年。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