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行犯既遂不認罪是否可以定罪?
犯罪既遂不認罪業可以定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二、犯罪既遂的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
2、行為人必須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3、行為人的行為齊備了某種犯罪的基本構成的全部要件。
三、實行犯自首是應當還是可以減輕處罰?
1、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現也指主動如實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2、自首需要考慮的情節是:
(1)自首的時間。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
(2)自首的原因及動機。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
(3)交待罪行的情況。交待罪行是否徹底,是否主動,也說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的。
實行犯就是針對直接實施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既遂后判刑標準要根據具體的犯罪行為和犯罪行為造成的后果來分析,法律上對每個犯罪行為規定的量刑標準都不是固定的,法官可以自由裁量。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