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人的法律風險
【轉讓】:就是把自己的東西或合法利益或權利讓給他人,有產權、債權、資產、股權、營業、著作權、知識產權轉讓、經營權、租賃權等等。
1、表見讓與,即當債權人將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讓與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債務人基于對通知事實的信賴而向受讓人履行仍然有效。表見讓與情況下,債務人向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債權人無權再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2、債務人與受讓人惡意串通,如受讓人與讓與人簽訂分期支付轉讓對價的合同,并約定支付首期(很小數額對價)對價后若干日內,讓與人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債務人立即向受讓人履行全部債務,然后受讓人玩失蹤而損害讓與人的利益。
【受讓】:通俗的講,“受讓”與“轉讓”相反,但又不可分。轉讓是某人把某物(可以是合約、股份、或具體物品等)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給另一人,而受讓者就是接受這個轉讓的人,所以,受讓可理解為接受轉讓。
主要包括承租人對租賃物的優先受讓權、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優先受讓權及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其他股東欲轉讓股份的優先受讓權。
受讓人的法律風險
【受讓】:通俗的講,“受讓”與“轉讓”相反,但又不可分。轉讓是某人把某物(可以是合約、股份、或具體物品等)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給另一人,而受讓者就是接受這個轉讓的人,所以,受讓可理解為接受轉讓。
1、《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但由于規定過于簡略,實踐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在法律對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沒有做出規定,讓與合同雙方也沒有約定的情形下,債權人有時不知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或者怠于履行通知的義務,致使債務人不知向受讓人清償債務,使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2)法律對于債權人采取何種形式通知債務人并未做出明確規定,通常債權人可采用口頭、書面、公告等形式。采用口頭通知的,如電話,因為不易留下證據,債務人為了達到拖延履行義務的目的,往往會否認收到了通知,受讓人不能及時實現債權;公告也是通知的一種形式,通常是在債務人下落不明或債權人無法找到債務人情況下采用。
2、債權二重讓與的風險。因債權讓與并不要求公示,受讓人就無從知道債權是否已被重復讓與,當債權人就同一債權重復讓與其他人時,受讓人難免會受到損害。
3、受讓債權存在瑕疵。由于債權讓與合同與原合同具有同一性,因而債權原有的瑕疵也隨之轉移于受讓人,債務人接到讓與通知后,對讓與人的一切抗辯,均可對抗受讓人,并且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的債權的,還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4、受讓的債權難以實現。如受讓人接受了申請法院執行的債權憑證、生效判決書項下的債權,但債務人下落不明而無法實現債權;或者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受讓人取得該債權時就已喪失了勝訴權,導致債權成為“自然債務”而難以實現。
不管是轉讓什么權利或者稅務都屬于轉讓者,不管接受了多少稅務或者權利都是受讓者。所以受讓者是接受者,轉讓者就是贈予者。但是作為土地使用證的擁有者,在進行轉讓決定時,應當充分謹慎,認真確定受讓者與自己簽訂的協議。這樣才能保證利益的維護。
農村土地轉讓合法嗎
宅基地轉讓協議以及注意事項
專利轉讓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供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19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2021-02-20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