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是怎樣繼承的
家庭承包是以戶為單位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期內家庭的某個或部分成員死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消滅,由發包方收回承包地。對于其他方式的承包,在承包期內,承包人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理由在于,其他方式的承包通常是以承包人個人的名義而非農戶進行的承包,因此承包人死亡的,其繼承人自然可以繼承。
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物權,根據《物權法》第2條規定,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土地管理法》第8條規定:城市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物權法》第47條也做出同樣規定。
土地承包經營權系用益物權,《物權法》第124條至134條對此有專門規定,該法第120條還規定:“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規定。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所謂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并非擁有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只能由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土地承包經營權本身不屬于繼承財產。
但是,《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1條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繼承法》第4條規定:“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從中看出,林地由于承包周期長,可作為遺產繼承,其他耕地的收益應作為遺產繼承。
或許有人提出,如果承包經營權人死亡,其生前承包的土地怎么處理。我認為,在把收益權行使后,土地依法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或者由集體經濟組織調整給他人承包。這也避免符合條件的人無地可包和一人承包數份土地現象。
土地作為我國的一類較為重要的財產,在進行承包和繼承時都有較為嚴格的規定,相關的當事人如承包的是林地的,我國的相關公民可以進行繼承。如承包的是草地或是耕地,在當事人死亡后,這類土地歸集體經濟所有,不可以進行相應的繼承。
2020年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0年農村土地承包法全文是怎么規定的?
簽訂農村土地轉包協議的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