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1、犯罪的行為人自己主觀上放棄或者中止了繼續犯罪的想法;
2、犯罪行為人不僅有中止犯罪的想法同時中止了繼續犯罪的行為;
3、中止犯罪必須是發生在行為人犯罪的過程中,而不是犯罪之外的其他過程中;
4、犯罪中止必須是行為人有效停止了犯罪的行為同時避免了一些更嚴重的結果。
第一:犯罪中止必須要及時
假如小偷把偷來的財物都帶回自己家了,回去越想越后悔,又把偷來的東西還回去;或者罪犯砍了別人,后來被外界因素打斷,例如被過路的人看到阻止了,罪犯有點后悔,主動將人送去醫院。以上兩種行為不算犯罪中止,只能說是犯罪的悔改表現,這種最多是在法院量刑的時候可以作為一種減刑的考量依據。
第二:犯罪中止必須要具有自動性
所謂的自動性指的是,犯罪中止前,罪犯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將整個犯罪過程完成的,只是中間過程中自己主動放棄了繼續犯罪。
第三: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的
要么犯罪沒有實行的時候放棄,要么犯罪已經實行了,但是還沒有發生什么后果就中止。
法律上對于中止犯罪,假如最終沒有造成什么損害的,那么是可以免除刑罰的。但是如果造成了危害,那么會結合中止犯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中止的是不是及時有效,相應地減輕一些刑罰。
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犯罪中止形態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犯罪中止的犯罪人員應積極的配合案件的辦案機關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犯罪人員如存在自首、悔過、交代犯罪過程的,辦案單位在判決時可以考慮犯罪人員的實際情況,減輕對違法人員的處罰,這是符合我國法律辦案的流程的。對審理結果有異議的,可以上訴辦理。
殺人但是送醫院算犯罪中止嗎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危險犯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外遷女兒不能分取農村宅基地的原因
2021-02-27一房2個戶口拆遷怎么安置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