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犯罪預備形態的特征有哪些?
(一)主觀上為了犯罪
(二)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三)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一是預備行為沒有完成,因而不可能著手實行犯罪;二是預備行為雖已完成,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
(四)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犯罪預備追究刑事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四、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原則上對犯罪預備也要追究法律責任,但事實上,如果犯罪行為只是處于犯罪預備狀態中的話,對預備犯的處罰是很輕的,甚至預備犯都有可能不被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預備階段沒有被發現,準備了犯罪工具,但沒有實施犯罪的,通常不會被判刑。
犯罪預備犯罪結果是什么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