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在認為開發商所建設的項目有利于社會的經濟才會允許其在特定的土地上作業的,但是在完成后不管是否盈利都需要交納一定的土地使用費,那么,開發商欠土地使用費會怎樣?其實開發商拖欠費用就會被限制各種業務的辦理以及會被收取更高的滯納金。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開發商欠土地使用費會怎樣?
不按期繳納土地使用費的,除限制其單位到規劃國土部門辦理其他一切業務,并從滯納之日起每日加收未繳數額千分之五的滯納金。
開發商收取土地使用費的方式
外商投資企業經依法批準使用土地的,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土地管理機關的職責分工,與土地管理機關或房地產管理機構簽訂使用土地合同;市、區、縣財政局根據使用土地合同確定的用地面積、土地等級征收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自核定之日起五年內不變;五年期滿后,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外商投資企業從批準成立之日起,按公歷日歷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按季征收,年終清算。第一日歷年度用地時間超過半年的,按半年計征,不足半年的,免征土地使用費。
(一)使用權出讓金
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按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分別采取協議、招標、拍賣方式進行。招標出讓的,由評標委員會根據招標要求和投標者所報條件確定中標者,中標者所報土地價款即為出讓金額;拍賣出讓的,最高報價者所報土地價款即為出讓金額;協議出讓的,應交出讓金不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價和云南省規定的有關標準。企業一次交納出讓金有困難的,可以在出讓合同中約定分期交納,或者縮短出讓年限以降低出讓金額。
(二)場地使用費
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按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并按規定向中方政府交納場地使用費。場地使用費由場地開發費(包括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為企業直接配套的基礎設施等費用)和土地使用費組成。企業可以按照土地使用合同的約定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逐年交納土地使用費,或者將場地開發費和土地使用費綜合計算逐年交納。一般外商投資企業經批準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或自行開發場地的,成立后第一年至第五年免交土地使用費,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投資開發云南省鼓勵投資的產業或興辦教育、文化、衛生、科研等非盈利項目,企業一次性交納場地開發費或自行開發場地的,免交土地使用費。中方企事業單位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外商舉辦合資、合作企業的,須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即由中方土地使用者補辦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或者由中方企事業單位交納場地使用費。
(三)土地收益金
外商投資企業還可以按國有土地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并按年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交納土地年租金(土地收益金)。
計費辦法
1、如何把土地成本剝離出來,就是把土地出讓金以土地使用費的形式,按年度繳納。由國家專門部門制定土地價格評估機制和征繳辦法,并負責征繳。這樣,就可以把目前的土地轉讓制度,這種短期行為,轉變為長期行為,更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消費者在購房的時候,購買的僅僅是土地上的建筑,土地的使用權不是一次性買斷70年,而是像暖氣費和有線電視費一樣,每年繳納。并且,土地使用費應該隨土地利用狀況視市場行情而浮動。
2、由于土地為全民所有,應該有一個社會保障面積作為計費基數,該基數以上多占用的面積為計費面積。住房不夠該基數面積的,可以獲得某種形式的住房補貼。該面積應該為住房折算占用土地面積,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簡化為住房面積。對單位面積的計費標準,由相關部門制定計算辦法,比如可以與住房空置率,當年新建住房銷售狀況等指標掛鉤,通過一定的公式計算而得。如果空置率過高,說明土地使用費偏低,可以提高土地使用費,即提高住房使用成本。如果新建住房銷售低迷,說明住房使用成本偏高,可以降低土地使用費。原則上,家庭住房和商業網店房折合為占地面積以后,收費標準相同。
3、該辦法的核心是計時計費,費用由占地面積乘以占地時間乘以單位面積計費標準計算得出。土地開發期間的費用由開發商承擔,住房轉讓之后,收費對象隨之轉移。比如房屋空置,費用由房主承擔,如果新建住房未售出,則費用由開發商承擔。
綜上所述,開發商其實在沒有將完整的項目投入市場之前就已經預售盈利了,所以此時就應該為國家提供的方便反饋土地使用費而不是繼續拖欠,欠費的后果無非就是接受國家對其進行的經濟行政處罰。
房地產企業土地使用稅如何計算
2020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評定在哪里做
2021-03-23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