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糾紛管轄部門是哪個?
如果是土地經營權的權屬發生糾紛,管轄部門為國土部門、縣級以上政府、有管轄權的法院。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先行由縣級國土部門調查、調解,如果能協商解決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可以解決定糾紛,節省人財物力,協商不成的,由縣級政府進行裁決。往往一個案件由于歷史原因解決難度較大,如果對政府的裁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時間成本會更大。
如果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糾紛,管轄部門為鄉政府、仲裁機構、有管轄權的法院。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這是協商解決的最佳辦法,往往發生糾紛不會是一方的過錯,需要各讓一步,才能解決,如果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土地使用權糾紛的類型有哪些?
1、土改、合作化時留下來的土地權屬未定,地界無明顯的標志或土地證上規定得不夠明確。
2、公社化時期體制調整,新劃地界不清或調整不合理,協議書訂得不明確。
3、因過去無償占有或平調而變動的土地。
4、因歷年集體搞水利建設、平整土地造成地界變更,土地原有狀況或新隊之間歸并,原有田界鏟除,無原始記載,現在恢復鄉村原建制無歷史依據可查考的土地。
5、因移民開荒,侵占他隊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原權屬不清的公共土地。
6、因其他各種歷史原因遺留下來的土地瓜葛問題。
7、因土地的征用、承包等引起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變更而產生的權屬爭議等。
8、鄉鎮集體企業建設用地,由于過去沒有具體規定,需要重新給予核定。
綜上所述,引發土地使用權糾紛的情況很多,處理這類糾紛,應該先協商解決,這樣最節約時間和精力。有權管轄土地使用權的部門是國土局、縣級政府及當地法院等。如果是農村居民之間發生土地使用權糾紛,鄉鎮政府也有權利處理這種案件。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