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虛假出資罪 緩刑考驗期 虐待罪 主犯 販賣毒品罪 挪用公款罪 盜竊罪 交通肇事逃逸
行為人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在滿足了規定的標準之后,那么才會構成《刑法》中規定的貸款詐騙罪。而此時,很多人不清楚究竟法律中規定的貸款詐騙的行為具體包括哪些。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貸款詐騙行為具體有哪些
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1)貸款后攜帶貸款潛逃的;
(2)未將貸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揮霍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3)使用貸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4)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于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5)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改變貸款用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6)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等等情形。
二、貸款詐騙與貸款糾紛怎樣區分
所謂貸款糾紛,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與貸款人之間,在簽訂、履行借款合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糾紛。從理論上講,貸款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一般的借貸糾紛中的借款人并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因此,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成為區分二者的關鍵。一般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加以區別:
1、看貸款關系是否正常、合法,借款人實際使用貸款的用途是否正當;
2、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后是否將貸款用于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
3、看發生到期不還的原因;
4、當發生到期不還的結果時,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有無履約能力;
5、看行為人在貸款到期后是否作出經濟償還的努力。
如果借款人實際使用貸款的用途正當,符合借貸合同的規定,行為人當時具有履約的能力,貸款到期未還只是由于市場行情發生變化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可抗力,而且借款人盡了償還努力的,應視為正常的借貸關系,發生的糾紛屬于一般的民事借貸糾紛,不應因此認定行為人構成貸款詐騙罪。
如果申請貸款當時,行為人根本無履約能力,則存在欺詐的可能。但行為人當時有部分履約能力,在取得貸款后積極采取措施作出履行,但最終未能償還貸款的,一般不能以貸款詐騙罪論處。如果貸款到期后行為人只是口頭上承認借款事實但并未有任何積極籌備償還的努力的,則不能排除其詐騙的可能。
實施了貸款詐騙行為的,不一定就會構成貸款詐騙犯罪,此時還要看實際的行為是否達到了犯罪的標準,要是沒有達到,那么僅僅屬于違法行為,不能算作犯罪。而構成此罪的,肯定就要被追究刑事責任。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浙江律師。
貸款詐騙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貸款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認定貸款詐騙罪有什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