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土地使用證能不能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從土地的性質來看,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權,其土地所有權仍屬集體所有,居民本人以及其同住親屬死亡土地使用權自然消滅。
二、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注意哪些事項?
1、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3)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4)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5)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3、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
綜上所述,農民持有的土地屬于集體土地,農民可以拿到使用權,比如宅基地、自留地等。這樣要注意,對于集體土地,農民享有的物權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土地使用權人去世的,集體會收回土地,子女是不能繼承的,這不屬于農民的合法財產范疇。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