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的房屋有瑕疵怎么辦,租房如何避免租賃糾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房屋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房屋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房屋租賃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房屋有瑕疵的,首先分清房屋瑕疵的責任。在房屋瑕疵是出租人責任的情況下,根據租賃房屋瑕疵情況和承租人實際使用的情況,可以部分減少相應的租金;如果導致租賃房屋完全不能使用的,可以不付租金。
如何避免租賃糾紛
該怎么避免租賃糾紛,具體如下所述:
1、查明出租人是否與房屋所有權證書上登記的產權人一致。如果出租人不是房屋產權人,則應要求其出示產權人同意由其作為代理人出租房屋的授權委托書。
2、如果出租人出租的是已交付但尚未辦理產權證的商品房,應要求其提供商品房預售合同和房屋的交付使用證明。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一般會載明預售許可證號,承租人可以據此在當地的房地產交易官方網站上查驗該房屋的其他四證取得情況,并重點關注該房屋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要求出租人提供房屋交付使用時的《竣工驗收備案表》。
3、如果出租人出租的是自行建造但尚未取得產權證的房屋,應要求其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于不能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房屋則不能承租,對于提供了該證書的,也要核查是否系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房屋,若系超規劃建設的房屋,則亦不能承租。
4、如果出租人出租的是自行建造的臨時建筑,則應關注是否超建設范圍或超使用期限。對于未經批準建設的臨時建筑或超過批準內容建設的臨時建筑,以及超過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筑,則不能承租。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出租房屋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出租房屋沒有取得房產證的情況下,承租人要重點了解未取得房產證的根本原因,確認該房屋是否存在非法建設的情況,這才是承租人在租賃房屋時需要特別注意防范的房屋權屬風險之所在。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征地拆遷中,對于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商鋪拆遷補償條例
2021-01-1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原則和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征收拆遷中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項
2020-12-13家里養豬場沒證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06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能獲得多少補償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