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概念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二、哪些情況下國家會收回土地使用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1、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2、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3、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4、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5、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
國家是國有土地的所有者,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相對獨立的財產權,它只是以通過出讓的方式,在一定年期內由國家讓渡于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支付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在該年期內使用土地的權利,即取得了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權。當出讓年期屆滿,土地使用者就不在擁有該土地使用權。因此,國家收回其土地使用權應當是無償的,不應附加任何條件。
綜上所述,從土地使用權類型上分可以有劃撥和出讓,這在土地使用證上會體現。劃撥土地是政府單方面做出的決定,拿到土地一方可以無償的使用,并且沒有年限的要求。當然,之后政府在修路或者實施城市規劃改制的時候,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