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辦出讓土地怎么辦?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轉讓審批分為幾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為轉讓申請。劃撥土地的使用者需要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以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等合法證件,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2、第二個階段為辦理出讓手續階段。如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轉讓,則與申請人共同協商有關補交出讓金、用地條件、用地期限等事宜,待雙方取得一致后,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3、第三個階段為登記階段。土地使用者按出讓合同約定補交出讓金后,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出讓合同、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和其他有關資料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土地登記手續,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手續。
二、哪些土地是劃撥性質?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1、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2、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三、劃撥土地的特點有哪些?
1、行政行為性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2、無償性
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由政府的批準行為產生,在交納征用補償安置費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權,不需要向國家交納出讓金和簽訂任何合同。只是需要進行登記以確定土地使用權的范圍并表明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
3、無期限性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住房用地70年,到期后有償使用。
綜上所述,通過劃撥方式拿到土地的,之后因為某些原因也是可以對外轉讓。在辦理轉讓之前,土地持有人要補繳土地出入金,向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提交申請。經過批準后,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之后,雙方帶上相關材料,辦理土地使用權的過戶手續。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入職時涉及的15項法律問題
2021-02-17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