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以非法手段對被害人實施的騙取金錢占為己有的一種犯罪案件,在我國較為常見的一類經濟和刑事案件。相關受害人除了受到經濟上的損失,自身的合法權益也隨之受到傷害。那詐騙罪刑法法條都有哪些規定呢,下面小編就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一十條第二款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九條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三百條第三款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婦女、詐騙財物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假借研制、生產或者銷售用于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用品的名義,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有關詐騙罪的規定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根據我國的社會詐騙案件進行總結和歸類,詳細的說明了這類案件的犯罪后收到的懲罰。這類案件不管是以金錢為目的的犯罪,還對我國的稅收進行了相關的犯罪行為。也對我國的婦女進行了騙財騙色,我國法律都予以嚴懲。
網絡詐騙多少錢才算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