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在現今社會幾乎人人具備,多卡少現金的狀態逐日劇增,當一個事實擴大后就會衍生出破壞這一局面的黑暗勢力-信用卡詐騙;那怎么才算信用卡詐騙呢?是指以非法占有和使用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條例,騙取信用卡財物的行為。
一、信用卡詐騙的具體行為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
所謂使用,包括用信用卡購買商品、在銀行或者自動取款機上支取現金以及接受信用卡進行支付、結算的各種服務。這里“偽造的信用卡”,是指本法第l77條規定的偽造的信用卡,即使用各種非法方法制造的信用卡。對偽造的信用卡,有的是偽造者自己使用進行詐騙活動,也有的是偽造者將偽造的信用卡出售給他人或者送給他人,由他人使用,進行詐騙活動。無論是自己使用或者是由他人使用,對使用者來說,都屬于“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無論是進行購物或者接受各種有償性的服務,在性質上都屬于詐騙行為。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
所謂作廢的信用卡,是指使用因法定的原因失去效用的信用卡。根據有關規定,作廢的信用卡主要有以下幾種:(1)信用卡超過有效使用期限而自動失效。根據發卡銀行和信用卡種類不同、信用卡的有效使用期限也有所不同,有一年、二年、三年或更長時限的。對于超過有效使用期限而不再繼續使用信用卡或仍需要繼續使用而辦理換卡手續的,都應將過期的信用卡交回發卡銀行或者發卡公司。(2)信用卡持卡人在有效期限內中途停止使用該卡,此時該信用卡有效期雖未到,但在辦理退卡手續后即歸于作廢的。(3)因掛失信用卡而使信用卡失效。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作騙
所謂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義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而騙取財物的行為。如使用撿得的信用卡的;未經持卡人同意、使用為持卡人代為保管的信用卡進行消費的等等。
4、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
信用卡的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其發卡銀行信用卡帳戶上資金不足或已無資金的情況下,經過銀行批準,持卡人仍可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信用卡的透支,實質上是銀行向持卡人提供的消費信貸、即允許持卡人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先行消費,以后再由持卡人補足資金,并按規定支付一定的利息。在我國各發卡銀行一般均規定允許持卡人在一定限額內進行短期的善意透支。實踐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銀行信用卡可以透支的特點,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透支款或者在大量透支后潛逃隱瞞身份、以逃避還款責任,這種行為即為此項所稱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的詐騙犯罪。
本罪必須是利用信用卡詐騙,數額較大的行為。“數額較大”是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主要界限,對于數額不是較大的信用卡詐騙行為,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二、信用卡詐騙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l、構成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具備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
只有主觀上具備詐騙的故意,客觀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實踐中有的信用卡持有人將自已的信用卡借給他人使用,如借給自己的親屬、朋友等。在表現形式上使用人也是在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但使用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是經持卡人同意的。雖然這種行為違反了信用卡使用規定,但是使用人在主觀上并不是以非法占有持卡人的財物為目的,因此,不具備信用卡詐騙罪的本質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糾正或者按照有關規定處理、不能適用本條作為犯罪處理。
2、分清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正確認定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的信用卡詐騙罪。
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的本質區別就在于行為人具有不同的主觀故意。二者在客觀表現上雖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為人是為了先用后還,屆時將歸還透支款和利息;而后者是為了將透支款占為己有,根本不想償還或者沒有能力償還,因此在行為上必然表現出千方百計地逃避有關部門的催款,甚至采取潛逃的方法躲避債務。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信用卡進行透支的情況經常發生,但行為人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必須對其行為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具體結合到前述情況,如果采取提供假證明、假身份證的欺騙方法辦理信用卡,然后進行大量透支的,其行為本身就足以證明是進行惡意透支;如果是合法地辦理信用卡,并使用自己的信用卡進行大量透支的,就從其透支前后的具體表現來進行分析,比如透支后潛逃的,或者經銀行多次催款仍拒不償還的,或者大大超過自己的實際支付能力進行透支,實際上不可能償還的,都可以認定其屬于惡意透支。
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論處:
(1)不知使用的是偽造、作廢的信用卡的。一般來說,使用偽造、作廢的信用卡大多可以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詐騙故意,因為行為人自已是否擁有信用卡其本人應該是清楚的。但實踐中可能還有這類情況,即他人謊稱為行為人辦了信用卡而將偽造、作廢的信用卡交由行為人去獲取財物,行為人對此信以為真。對類似這種情況當然不能認為行為人有詐騙故意。
(2)誤用他人信用卡或者雖系冒用但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行為人自己擁有信用卡但因過失或其他原因拿錯他人的信用卡而使用的,行為人并非出于故意,當然不能以犯罪論處,還有行為人對使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明知的,但行為人是出于開玩笑、解自己燃眉之急等原因而使用,過后立即向合法持卡人說明并予以償還的,由于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不應以犯罪論處。
(3)善意透支。善意透支是允許的,因此不存在構成犯罪的問題。對于區分行為人的透支是屬于善意還是惡意的問題,一般來說,行為人連續透支造成巨大透支額或者對已透支額未按期歸還又繼續超限額透支且拒不償還的均可認為屬惡意透支;如果行為人在限額內透支或雖超過限額透支但按期償還的則屬于善意透支。
在中國文明社會的構建下,政府及各大銀行給老百姓提供了諸多的便捷服務,如信用卡,幾乎人手一張,但是對于懷有不良心態的人就會時常想“怎么才算信用卡詐騙呢”就會去了解分析各種信用卡用卡管理的法律法規,找出漏洞制定自認為比較完善的犯罪實施流程實行詐騙行為;對于這類人我們要嚴格懲戒,對于信用卡的發行,提升了國民經濟,方便你我,我們要正確按規定使用,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詐騙罪追訴時效是多久,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詐騙罪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