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都能聽說,國家對于土地使用方面有一定的規定,尤其是對于土地所有者來說,那么如果涉及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之間出讓以及轉讓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根據有關的說法,他們之間的主體不同,具體我還得看下面的文章。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定義: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讓予以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定義:
在我國土地所有權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兩種。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首次從國家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個人或者集體將其土地使用權以有償方式在一定時期內出讓,租借給他人的經濟行為。通常是指城市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一是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依法享有的占用、收益及處分權進行保護。二是對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這些權利進行限制和調節。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區別:
(一)主體不同
出讓主體:國有土地所有者,即國家,由法律授權的縣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體實施;
轉讓主體: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
(二)行為性質不同
根據物權理論,出讓,他物權設定;轉讓:他物權轉移。
(三)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
出讓條件無限制,簽訂出讓合同,繳出讓金,即可辦證;轉讓條件有限制,轉讓須經申請、審批或補辦出讓手續,繳納稅費,方可登記過戶。
(四)交易市場不同
出讓,一級市場,即國家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壟斷;轉讓:二級市場,即符合法定條件的自由轉讓。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
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
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七十年;
工業用地五十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土地使用期限為土地使用權證上的土地使用期限減去該土地已經使用的年限,剩下的年限就是可以使用的年限,到期后可以申請續期。
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
在閱讀過上述文章中的一些內容,我們不僅能夠意識到,我們國家的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以及轉讓的相關基本定義,同時也能夠了解這二者之間的有關區別,其實更多的我們也能更了解,這二者的區別不僅是體現在主體上。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房地產企業土地使用稅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合同買賣糾紛時效是怎樣的
2021-01-05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