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不簽勞動合同詐騙是否需要支付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這樣就不用支付其雙倍工資。
一是行為人主觀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看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自己沒有履行能力而虛構、隱瞞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對方產生錯覺,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是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即看行為人是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承擔擔保責任的能力,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擔部分擔保責任的能力。民事欺詐雖然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在簽訂合同之后,行為人總會以積極的態度創造條件履行合同。即使因客觀因素不能實際履行,也會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積極努力,在合同簽訂后,財物一到手,要么逃匿,要么大肆揮霍,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一點履行合同的行為,也是象征性的“虛晃一槍”。
三是行為人是否采取了欺詐手段,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合同詐騙行為人,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會采取欺騙手段使對方當事人上當。
勞動合同的詐騙,近幾年在社會上出現的幾率越來越大,所以有關的企業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需要注意有關的合同的問題,不能因為程序的麻煩,以及自己的利益關系而導致自己的權益出現較大的合同失誤,因此自己需要積極的進行問題的解決。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