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信詐騙罪的定義是什么?
電信詐騙罪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電信詐騙屬于詐騙犯罪的一種,應當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現在很多犯罪人都會接觸到高科技的網絡技術來對老百姓的錢財進行欺詐,在得到無知老百姓的信任之后就會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騙到的資金全都轉移到其他地方,這也讓國家追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并且還可能讓罪犯逃脫,所以一旦抓住之后就面臨著程度很高的罪罰。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信用卡詐騙罪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假藥要坐牢嗎
2021-01-19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