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追訴期是多長時間
關于招搖撞騙罪追訴時效: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20年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二、招搖撞騙罪的相關規定
1、多次招搖撞騙。
犯罪的構成要件直接反映該罪社會危害性程度。在該罪的基本構成要件中,既無數額多少的要求,也無情節輕重的要求,即只要行為人為謀取非法利益,冒充國家工作人員實施招搖撞騙的,就構成該罪,因此,行為人實施地每一次招搖撞騙都符合該罪的基本構成要件,單獨構成犯罪。行為人出于同一犯罪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同一性質的犯罪行為屬連續犯,對于連續犯不能分別構成幾罪適用數罪并罰,應按一個獨立的罪依據刑法分則的有關規定處罰,危害嚴重的,應當適用“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等條款規定的法定刑處罰。如最高院司法解釋將“多次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作為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中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刑法》將“多次搶劫”規定為搶劫罪中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情節之一。因此,多次招搖撞騙應成為該罪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依照司法實踐,多次一般可認定為三次或三次以上。
2、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招搖撞騙行為本身性質并不嚴重,但被害人卻由于行為人招搖撞騙的行為而精神失常,甚至自殺等。在此情形下,行為人主觀上僅有謀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并無殺害、傷害被害人故意,故行為人的犯罪行為與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后果并無刑法上的直接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只構成招搖撞騙罪,而不構成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但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的后果是由于行為人招搖撞騙對其人身、人格權利侵害后,被害人因為該侵害而形成的巨大心理壓力,使他自身精神崩潰患上精神疾病或者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行為人的犯罪行為與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后果存在著間接的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雖然不影響案件的定性,但該后果所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應作為對行為人量刑的情節,即應將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這一嚴重后果作為招搖撞騙情節嚴重的情形。
3、嚴重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和威信。
犯罪客體既是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也是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犯罪之所以具有社會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體決定的,一個行為不侵犯任何社會關系,就意味著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也就不構成犯罪,同樣,犯罪行為對社會關系損害程度的大小,則直接反映該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形象、威信和正常活動。由于行為人出于不同的動機,在實施招搖撞騙中具體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不同、實施招搖撞騙的時間、地點、侵害對象不同,其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威信以及所造成的惡劣社會影響也有所不同。如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辦案為名,向被害人索要錢財,其不僅僅敗壞了國家機關形象、威信,更敗壞了司法機關的公正、廉潔形象,這種招搖撞騙的行為當然比冒充一般國家工作人員騙取某種榮譽稱號、政治待遇、職位、學位等社會危害性大。而社會危害性程度的大小應具體體現在對行為人量刑輕重上,因此,應將嚴重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和威信作為情節嚴重的情形。
這類招搖撞騙的當事人員,對我國的相關的政府機構和合法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影響。相關的受害人員收到傷害時,可以收集相關的證據。對自身的實際損失進行計算,要求相關的犯罪人員進行要求,賠償自身的損失進行訴訟辦理。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幾種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醫療事故的等級分為幾種
2020-12-10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