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瀆職罪能否存在犯罪未遂狀態
瀆職罪35個罪名中,約有四分之三是結果犯,在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中,對犯罪后果均有明確的規定。有些人認為,既然《規定》中有了明確的后果才能立案,那么沒有造成后果的就不構成犯罪,也不存在犯罪未遂的問題。而且,司法實踐中很少見到瀆職罪以犯罪未遂判決的。筆者不同意以上觀點:
第一,在理論層面上,刑法總則明確規定犯罪未遂的定義及特征,《規定》雖然明確了各類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的立案標準,但并不意味著這類案件不存在未遂狀態。根據我國刑法總則規定,故意犯罪可以有未遂形態,因此瀆職罪中的故意犯罪也可以有未遂形態。
第二,犯罪構成以形態來劃分可分為基本的犯罪構成和修正的犯罪構成。基本的犯罪構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單獨犯的構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構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構成為前提,適應犯罪行為的不同形態,對基本的犯罪構成加以某些修改的犯罪構成。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等未完成形態的犯罪構成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構成則屬于修正的犯罪構成。刑法分則條文大都以犯既遂罪為標本的,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以及共同犯罪的內容都在刑法總則部分規定。從《規定》的性質看,其雖然規定的是立案標準,但實質規定的是犯罪構成的標準,而且此種犯罪構成性質上應為基本的犯罪構成。因此,《規定》所列出的只是瀆職罪的基本形態所規定的犯罪構成,并不是瀆職罪的唯一形態,某些瀆職罪完全可以有修正的犯罪構成,即存在依刑法總則規定的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以及共同犯罪等形態。
第三,司法實踐中,在刑法對瀆職犯罪的規定中,大部分瀆職犯罪是以結果犯作為處罰依據,而未將危險犯作為處罰對象。筆者認為,瀆職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公務活動的管理制度,而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公務活動的管理制度的侵犯,并不一定需要在實際上造成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如果等到損害結果發生后才對這種行為處以刑罰,顯然是不符合我國刑法規定的立法精神。
二、瀆職罪中的行為犯能否存在犯罪未遂狀態
瀆職罪35個罪名中,下列罪名為行為犯:私放在押人員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商檢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這部分瀆職犯罪,沒有對結果或者情節作要求,對這些犯罪,是否一旦實施行為就構成犯罪,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行為犯范疇中,依據既遂的標準不同,可將行為犯簡單地分為兩類,一類是著手即宣告既遂,包括預謀犯、舉動犯、持有犯三種類型;還有一類犯罪的完成有待于行為的充分實施才能認定犯罪既遂,即過程犯。過程犯的既遂依賴行為的充分實施,但絕非行為的完成。
預謀犯、舉動犯、持有犯顯然不存在犯罪未遂狀態。但在過程犯中,犯罪的實行需要一個階段,在這個時間段中,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導致犯罪的未完成,就是犯罪未遂。當行為人實施的復合行為由于其受主觀意志以外的其他原因影響而不能完全實施,構成了過程犯的未遂。在過程犯的未遂中,犯罪結果發生與否并不是決定條件。有時,行為人的復合行為沒有完全實施,但其所實施的行為仍然可以造成一定的危害,但該種結果并非其整個犯罪的構成性結果。由于行為犯不需要認定結果,只需要認定行為是否已經充分實施,就能夠認定行為完成。因此,在行為犯不存在行為實施終了的未遂,只存在行為未實施終了的未遂。
從立法原意及相關司法解釋(如《規定》)來看,上述罪名應當為過程犯。
不少人認為,凡是刑法未對情節或者結果進行規定的犯罪,就屬于行為犯,但是對于瀆職罪領域中的行為犯,既遂與未遂的標志仍然是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發生與否。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將行為犯與結果犯相混淆。行為犯的出現,可以說是威懾刑的產物。刑事立法中出現的行為犯,主要是基于對行為人所實施的危害行為進行評價,至于是否造成危害結果則在所不問。對于瀆職罪也不能例外,由于立法者為了加大對某些特殊的社會關系的保護,對侵犯該類社會關系的犯罪規定為行為犯是完全合理的。對于這些瀆職罪中的行為犯,法定的行為(復合行為)充分實施即構成犯罪既遂,而法定的行為已經著手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充分實施即構成犯罪未遂。
三、瀆職罪中犯罪未遂的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該條中用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筆者認為,刑法是一種規范,其中蘊含著一定的價值取向。事實上,對一切未遂犯都加以犯罪化并追究刑事責任是行不通的。其一,會導致濫用職權犯罪范圍寬泛化,刑罰觸角伸得過長,刑罰權任意擴張,有違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其二,對危害不大的未遂行為一律加以犯罪化,無異于過早地折斷了行為人回歸社會所架設的“黃金橋”,與我國預防犯罪的刑事政策相悖。其三,會導致人們過于迷信刑罰在控制犯罪中的作用,從而輕視并削弱其他法律手段和社會措施在控制犯罪中的作用。
筆者認為,立法者應當對刑法規定的未遂犯存在的范圍進行調整,將其限定在嚴重罪行中,避免刑事法規的“肥大癥”,使刑法的規定更加科學,使偵查、檢察機關得以集中精力有效地對重大犯罪行為進行追訴和審判,使刑罰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瀆職罪未遂的標準主要是看這件事是否造成了什么后果,如果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那么瀆職就屬于未遂。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到您。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邯鄲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