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充記者是招搖撞騙罪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顒拥男袨椤?/p>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關鍵在于“騙”,如騙取金錢、愛情、職位、榮譽等,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根據刑法第279條的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應當立案。
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原則上就應當以犯罪論處,應當立案偵查。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這是本罪同侵犯財產權利的詐騙罪的主要區別之一。盡管行為人的撞騙行為也可能騙取財物,但由于行為人采用的是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手段致使人民群眾以為這些不法行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所為,因而直接破壞了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動。這也是本罪特殊的、實質的危害所在。
招搖撞騙罪的前提條件是冒充國家公務人員。但是記者不屬于國家公務人員是屬于媒體所以不構成招搖撞騙罪系?但是如果冒充記者是為了獲取相關非法利益的話,可以以詐騙罪的名義對其進行起訴,最高可判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招搖撞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嚴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致死求償時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11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房產典當
2021-03-14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