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職權罪的危害行為是濫用職權,而“濫用職權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背其職責,不法行使職務上的權限的行為。”至于損害結果,我國刑法中,濫用職權罪為結果犯,即濫用職權必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方可構成本罪。因果關系是一種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行為是原因,危害行為導致的損害結果則是結果。刑法因果關系是作為追究刑事責任的客觀根據而存在于《刑法》之中的,它既是危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果關系,同時又是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因果關系的統一。其中,事實因果關系是刑法因果關系的基礎和前提,而法律因果關系則是刑法因果關系的本質與本象。無論確定何種刑法因果關系,都得首先確定其在客觀上,危害行為與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存在事實因果關系。而關于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標準,我國和西方學者各有其說法和主張。
(一)西方在刑法因果關系上的判斷標準
西方有關因果關系的學說,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陸法系因果關系理論中的條件說、原因說和相當因果關系說。
所謂條件說,亦稱等價條件說。此說純以倫理學的觀點為基礎,認為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有多數條件或因素時,其中凡有邏輯上意義的任何條件,不問其為直接條件抑或間接條件,均為導致結果發生的原因。易言之,行為與結果之間,只要存在“無行為即無結果”的條件關系,就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承認條件關系,自然也就不存在刑法因果關系。但是,此說偏走極端,將所有條件關系均認為是刑法因果關系,無疑擴大了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極易造成冤案錯案,筆者認為,此說只宜在輕罪中適用。
所謂原因說,亦稱限制條件說。此說認為,在多數條件(因素)中,只有一個條件是危害結果發生的原因,其他則為單純的條件,都不是引起結果發生的原因。此說雖試圖避免對條件說弊端和缺陷,從客觀上對條件說作了種種限制,卻完全忽視了因果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實踐中也往往難以做出正確判斷,筆者認為,此說只宜在重罪中適用。
相當因果關系說,亦稱適當條件說。此說以社會生活知識和經驗為依據,認為在多數條件中,凡與結果發生具有相當關系的條件,即為結果發生的原因。此說認為,如果某行為發生某結果是一般的、相當的,不是異常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就存在因果關系。但是,此說以一般常識為標準來認定有無因果關系的主張,實際上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使因果關系失去客觀性。并且該說主張的判斷刑法因果關系的“相當性”的標準過于抽象,在實踐中往往難以拿捏,應不予采納。
(二)我國學者的主張
我國學者在刑法因果關系的認識上,也一直在試圖努力突破必然因果關系和偶然因果關系理論的束縛,為研究刑法因果關系開辟了新的道路。在認識到刑法因果關系不同于哲學意義上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因果關系價值評價說。該學說主張*果關系應當具有刑法性。具體說來,就是《刑法》對因果關系的范圍和內容應當進行主觀選擇,也只有經過《刑法》選擇的因果關系才能被認定為刑法因果關系。隨后又有人提出了因果關系區分事實認識和法律認識的雙層次因果關系說。該學說認為,刑法因果關系是行為與結果之間的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果關系,同時也是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因果關系,是二者的統一。
我國學者中有贊同相當因果關系的,認為相當因果關系說雖然是將一般經驗作為判斷有無因果關系的標準,但是這種經驗是人們對客觀因果規律的主觀反映,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因而其基本內容依舊是客觀的因果關系,而絕非是屬于客觀根據的主觀臆斷。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戶口遷入多長時間可獲拆遷補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