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加劇,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或居留,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中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標準。
【案例】
1995年,吳X與妻子從山東農村來到北京。后來二人在北京市昌平區購買了一套房產,并常年在此工作生活。
2013年11月,鄒X駕駛的輕型廂式貨車與吳X駕駛的二輪摩托車,在昌平永安環島處相撞,雙方車輛受損,吳X重傷,經搶救無效后死亡。交警部門認定此次交通事故吳X負主要責任,鄒X負次要責任。
事故后,吳X的妻子將鄒X及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80多萬元,其中死亡賠償金按照北京市城鎮居民標準計算。
被告保險公司辯稱,吳X是外地農村居民,按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死亡賠償金應按照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法院經審理認為,吳X戶籍雖在農村,但其生前實際居住地應是北京。
如果按照農村居民標準計算吳X的死亡賠償金,既不符合實際,也不足以彌補原告方損失,故應當按照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乘以20年,計算吳X的死亡賠償金。
法院最終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最高法有新規賠償要考慮實際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
**濟和律師事務所的趙*江律師表示,因此本案判決并未僅依據戶籍,而是考慮到死者在城鎮居住已經一年以上,工作地及薪酬獲取地、基本的生活消費地等均在城鎮。
退休回鄉養老仍按戶籍標準賠
此外,趙律師認為在審判實踐中的另外兩種情況也可考慮按城鎮居民的標準給予賠償:
1.死者生活消費已基本等同于城鎮居民,且系城市(鎮)擴張過程中的周邊失地農民的;
2.死者雖不固定在某一城市(鎮)居住,但靠手藝或一技之長在城市(鎮)間謀生獲得穩定和較高收入的。
但是,死者系城鎮居民因各種原因下鄉居住的,如下鄉承包荒山、荒地、水面的,退休后回鄉養老的,下鄉借讀或寄養的等等,雖實際居住于農村,但仍應按戶籍地即城鎮居民標準賠償為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