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回放
2012年4月5日,彭某在修建自己房屋時,由于建筑所用材料鋼絲需要拉直,于是讓正在幫自己運送墻磚的羅某開車幫忙將鋼絲拉直,但羅某并未同意。隨后彭某的舅子徐某因認識羅某,也上前勸說羅某,羅某礙于情面遂同意。于是徐某與彭某將鋼絲的一端綁在公路邊的樹上,另一端綁在車上,待綁定后,羅某駕駛小卡車拉直鋼絲的過程中,鋼絲彈起將在旁邊的彭某打傷在地,后彭某被送往醫院搶救,但搶救治療無效,于4月6日死亡。后來基于賠償問題各方并未達成一致,導致死者彭某的家屬將羅某、保險公司告上法庭。
二、案例適用法律意見分歧
對于此案是否屬于道路交通事故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首先該事故是發生在道路上,其次行為人利用小卡車拉直鋼絲是利用車輛的動力進行運作,只是車輛的使用違反運行規則,具有一定過錯,再次此次事故造成了彭某的死亡。因此此事故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的定義,應當認定為交通事故。
另一種意見認為:本案中,車輛不是上道路行駛,也不是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該車更沒有工程專項作業的資質,而是被擅自改變用途,將機動車作為牽引機,用于拉直鋼絲,故事故時該車不屬于法律規定的“機動車”,不應當認定為交通事故。
三、案例事故解析
要科學的定義交通事故之構成不僅要對其定義進行明確,還要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法律特征進行理解何把握。我們認為交通事故構成要件可分為形式要件與實質要件兩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第5項規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據此交通事故形式要件可以概括為:
1、主體要件,即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行為主體——參與交通活動的人。雖說定義只說了車輛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但車輛是受人直接或間接控制,而且車輛是物不可能具有主觀意識,只有人才會有主觀意識而產生過錯,因此交通事故主體應當是控制車輛的人;
2、行為要件,即行為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引起事故發生,因為行為如果沒有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是不會造成事故的,一旦造成事故必然是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
3、主觀要件,根據上面定義可知需要作為主體的人具有過錯,或者屬于行為人不能預見的意外事故。在民法學中,過錯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和損害后果的心理態度,這種心理態度可分為過失和故意。一直以來理論和實務界統一認知及之前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直接規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行為人主觀上只是過失,《道路交通安全法》擴大了主觀要件的范圍。因為我們假定行為人主觀上為故意,比如故意駕車殺人、故意駕車損壞財物等行為刑事部分應當由刑法規范,而民事賠償部分仍然可以按照交通事故而不按一般的侵權行為處理。因為一方面該事故也是行為人故意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而引起的,也侵犯了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將此認定為交通事故可以讓保險公司介入,給受害者獲得賠償的一個強力保障,充分體現了法律保障弱勢群體和以人為本的精神。同樣,因意外造成的事故之所以也納入交通事故范圍也是基于此考慮。所以行為人主觀上為過錯的,或者屬于行為人不能預見的意外事故的仍然可以構成交通事故;
4、后果要件。即事故導致了人員傷亡、車輛、物品損壞等后果。交通事故屬于一種民事侵權性質的事故,也符合侵權行為的幾個要素,所以后果要件是必不可少的;
5、特殊要件。所謂特殊要件是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的性質分為車輛要件和道路要件。交通事故中必須有一方是車輛,并且車輛必須在道路上行駛。車輛包括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機動車是指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為維護交通秩序,預防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財產損失及其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由此我們可以將實質要件概括為:事故時行為人正在為交通行為。交通事故首先要符合交通這個條件,所謂交通,《辭海》對于交通的解釋:“各種運輸和郵電通信的總稱,即人和物的轉運和輸送,語言、文字、符號、圖像等傳輸和播送”,而對運輸的解釋:“人和物的載運和輸送”。《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指的交通僅指運輸即人和物的載運和輸送,不包括郵電通信。因此這里指的為交通行為必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是人直接或者間接控制車輛為行為;第二必須是為運輸行為。車輛因為在使用其主要功能即運輸功能時才把它看做交通工具,當僅僅使用車輛的其他功能(比如裝載功能、“牽引機”功能)時就不能把車輛看做交通工具。使用車輛其他功能為行為時談不上破壞交通秩序,要看事故中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破壞交通秩序,只能特定在事故中各當事人的行為本身之間。如果行為人引起事故的行為不是交通行為的,則該具體行為所指向的社會秩序并不是交通秩序,談不上對交通秩序的侵犯。因此該行為不能看做是交通行為。
我們回過頭來看案例中的事故,咋一看此次事故符合交通事故的形式要件,即發生在道路上,事故一方是車輛,行為人因過錯發生事故致人死亡。但其不符合交通事故的實質要件,即此次事故行為人并沒有為交通行為。因為行為人僅僅是在使用車輛的其他功能即“牽引機”功能,因此該事故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
綜上,筆者認為雖說《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交通事故的定義比較寬泛,但不能無限的擴大和隨意解釋,只有符合以上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的事故才屬于交通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韓峰律師專業提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民商事法律服務,致力打造成為以濟南地區為中心,輻射山東全省專業性法律平臺,讓客戶在第一時間就能接受法律專家團隊的專業、高效法律服務! 本團隊法律專家均是經山東省司法廳核準注冊的專職律師,團隊成員以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峰律師等為主組建的專業律師團隊,理論基礎雄厚,專業能力強,具有從事大型法律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實踐經驗,有眾多成功案例,本團隊眾多律師曾先后獲得市、區優秀律師或先進個人稱號。成功辦理大量民商事、經濟合同案件,擔任多家企業法律顧問。 團隊中其他律師在處理房地產、房屋動遷及征收、婚姻家庭、析產繼承、公司法律事務等方面也具有較高專業能力,部分案件處理結果深得當事人好評!愿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您的信任,愿我們的解釋讓您困惑得到解脫! 韓峰律師的宗旨:用專業的法律服務,與企業并肩作戰,為企業保駕護航!
被燙傷的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1-11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律師函范文
2020-12-02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