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立項。
項目單位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辦理建設項目審批(或核準、備案)手續。
2.申請規劃條件。
項目單位持項目批準(或核準、備案)文件,向規劃部門申請規劃選址。屬于征地留用地的項目,項目單位可按規定持留用地指標核定書直接向規劃部門申請規劃選址。
規劃部門出具規劃紅線并提供規劃條件。
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未經規劃、國土房管等部門依法審批的本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興辦非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經批準補辦手續,有留用地指標未兌現的,應首先核減留用地指標。
3.用地預審。
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項目單位持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規劃意見等文件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由國土房管部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4.用地報批。
項目單位持建設項目有關批準文件、土地測繪機構出具的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等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報批手續。建設項目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項目單位應按報批規定提供地質、礦產、林業部門審查意見等報批材料。資料備齊后,由國土房管部門擬訂用地報批方案和用地供應意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建設項目用地涉及使用本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由市(縣級市)國土房管部門擬訂用地供應意見報當地人民政府批準。
5.環境影響評價。
實行審批制、核準制的項目,項目單位在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預審時,可同時向環保部門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文件;實行備案制的項目,項目單位可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向環保部門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文件。
6.申領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項目單位持項目批準(或核準、備案)文件和用地預審意見向規劃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位于城市、鎮規劃區內的,由規劃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定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允許建設的范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位于村莊規劃區內的,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7.申領建設用地批準書。
由項目單位持用地批復意見、規劃許可文件、有關稅費繳納憑證,向國土房管部門申領建設用地批準書。
8.辦理土地登記。
項目單位憑建設用地批準書依法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或集體土地房產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