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標準是說一個行為在符合什么標準的情況下,公安機關或檢察院就能夠立案偵查,從而對該行為進行定罪量刑。
一、挪用資金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二、挪用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
對于此種情況,必須有兩種限制,即挪用本單位資金既不是進行非法活動,也不是進行營利活動,而是進行其他活動,所以這兩種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即所謂“超期未還型”。
(2)挪用本單位資金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
營利活動,是以營利為目的所實施的合法的一切經營活動。例如,以挪用的資金作為資本,從事經商、生產、入股分紅、存入銀行或者借給他人而個人得利等。但是應當注意,這里所指的營利活動不包括非法活動。對于挪用資金進行營利活動的行為,《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限制較為寬松,只要挪用的數額較大,就構成犯罪。對于挪用時間是否超過三個月,以及行為人營利的目的是否達到,均不要求。即所謂“營利活動型”。
(3)挪用本單位資金進行非法活動的。
所謂“非法活動”,是包括一切違法犯罪活動,常見的有非法經營、賭博、走私、嫖娼、行賄等。此種形式的挪用原則上對期限、數額均無限制。
因為挪用資金罪在表現形式上有三種,即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挪用本單位資金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挪用本單位資金進行非法活動的。所以,在對挪用資金罪進行立案追訴的時候,也是分為了三種不同的立案標準的。希望小編帶來的文章能夠大家有所幫助。
挪用資金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比較區別是什么
挪用資金罪最高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破產和解程序中生效的要件有哪些
2020-11-27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