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經常會導致糾紛。那么,房屋拆遷合同糾紛的舉證責任有哪些?在房屋拆遷中,被拆遷人有哪些舉證責任需要承擔?在拆遷中,被拆遷人需要提供哪些證件和材料進行舉證?
一、在房屋拆遷前期階段的律師工作
第一、做好拆遷準備的調查、論證工作。
在房屋拆遷的準備階段,律師在深入了解房屋拆遷單位實施拆遷的能力以及要拆遷的房屋情況等。有時有些房屋拆遷單位相位自已的能力,對困難估計不足往往未經充分論證就申請拆遷,日后拆遷工作舉步維艱時又垂頭喪氣,怨言滿腹。因此,要對拆遷單位是否具備實施的各種條件和能力進行了解,以便幫助該單位作出決策。
對被拆遷人的情況要作充分進行了解,被拆遷人往往涉及各個階層,身份也五花八門,房屋的面積及權屬狀況也會十分的復雜。近期,本人的服務的拆遷單位拆遷在地上某中央直屬機關的房屋,其談判過程十分的艱難,但當初申請拆遷時并沒有料到如此大的難度。因此,拆遷哪些房屋必須要對被拆遷人的情況進行調查并論證其可行性,合理確定拆遷的范圍和規模。
第二、開展拆遷的行政審批工作。
在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前,必須做好建設項目批準立項等相關工作。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準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細則第三條規定,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舊區改造、生態環境改善和文物古跡保護。
第七條規定,拆遷補償安置資金金額不得低于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資金預算總額的80%,拆遷人提供的安置用房可以作價計入。因此,對于實施拆遷所具備的條件在申請拆遷許可前必須做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做好準備工作。現在拆遷一般都涉及舊城改造,而拆舊建新往往都與城市規劃緊密關聯,表面是上馬一個新項目,實質上是政府在推進城市改造,加強城市建設,為此在拆遷前必必須與政府的溝通,為以后項目的順利開展做到準備。當然,做些工作直接的目的是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取得拆遷的許可。而且該拆遷許可必須要進行公告。
二、在拆遷補償安置階段的律師工作
第一、對被拆遷人及其房屋情況進行調查了解。
首先,調查、取得被拆遷人的房屋權屬證書,了解房屋面積等。其次,確定被拆遷人的范圍,如果是租賃的房屋應當查明房屋所有人及承租人,如果原房屋所有死亡的應查明其繼承人。
第二、做好房屋拆遷評估。
在拆遷中,必須查明被拆遷房屋的價值,為此法規專門規定房屋拆遷評估的概念及其程序。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是指為確定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對其房地產市場價格進行的評估。房屋拆遷評估價格為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不包含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和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補償費,以及被拆遷房屋室內自行裝修裝飾的補償金額。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拆遷人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確定房屋拆遷補償方案中的貨幣補償標準。《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建住房〔2003〕234號第六條規定,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示一批資質等級高、綜合實力強、社會信譽好的估價機構,供拆遷當事人選擇;拆遷估價機構的確定應當公開、透明,采取被拆遷人投票或拆遷當事人抽簽等方式。從上述兩法規的規定看,如何確定評估機關并不盡相同。事實上,被拆遷人往往不愿確定評估機構,拒絕評估。由于被拆遷人有時涉及上百戶,在選定評估單位如何召集他們進行協商選定評估單位顯得比較困難同。因此,在實際中有的評估是由政府部門委托,也有相當一部評估是由拆遷單位委托的,評估結果往往很難得到被拆遷人的認可。在實際工作中,會經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拆遷單位委托評估沒有與被拆遷人協商或雙方協商后仍無法就選定評估單位達成一致,二是有的被拆遷人自行委托評估單位進行評估,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拆遷人、被拆遷人都委托評估出現兩個評估結果。存在這兩種情況如何解決,一方面領會法律的基本精神,細致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中時也暴露出法規政策的不完善,建議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由于評估往往由拆遷方委托,因此為了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性,為保護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的合法權益,被拆房屋的評估報告應送達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法律賦予了拆遷相對方即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對評估報告的知情權和異議權。所謂知情權,是指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向拆遷相對方送達,使之知曉。異議權則是指如果拆遷相對方對于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有關機構提出異議,如申請復估、鑒定等。只有在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的知情權得到充分保障、異議權得以充分行使的情況下,被拆除房屋的評估報告才能作為認定被拆除房屋價值的依據。
如果拆遷當事人對評估報告有疑問或者異議,可向原評估機構詢問、申請復核。原評估機構應當對拆遷人、被拆遷人就評估報告提出的疑問向其作充分解釋,解釋內容包括拆遷評估的依據、原則、程序、方法、參數選取和評估結果產生的過程。拆遷當事人對評估報告有異議且評估機構不能充分解釋的,可以另行委托其他評估機構重新評估。如對原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復核結果有異議,或者另行委托評估的結果與原評估結果有差異,且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時,評估委托人可以在收到評估報告、復估結論或者重估報告后的15日內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技術鑒定。評估機構應當配合專家委員會的鑒定工作,向專家委員會提供評估報告、評估技術報告及鑒定所需的其他有關資料。若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評估報告不合法、不規范、不合理的,由專家委員會指定其中一家評估單位進行再評估;而拆遷當事人對再評估仍有爭議的,可以重新向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第三、做好補償安置方案,進行補償安置的協商。
要向被拆遷人送達或告知有關拆遷許可的文件、評估報告、補償安置方案及拆遷通知等。在協商過程中必須做記錄。由于房屋拆遷評估結果往往很難到被拆遷人的認可,實際上經雙方談判協商后補償的價格往往比評估價格高,否則難以達成補償安置協議。補償包貨幣補償和房屋安置補償。
進行補償安置協商是比較艱難的過程。在出現矛盾后,作為拆遷人必須要有耐心,不得采用恐嚇、脅迫以及停水、停電、停止供氣、供熱等非法手段實施拆遷,須按照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拆遷,不得擅自擴大或者縮小,確需擴大或者縮小拆遷范圍的,應當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批準手續,并向頒發原拆遷許可證的區、縣房地局申請變更拆遷范圍。
另外,拆遷必須在規定的拆遷期限內完成。確需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日的15日前,向批準機關提出延期拆遷申請。
三、申請房屋拆遷行政裁決中的律師工作
2005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就補償安置爭議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批復》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當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
在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無法達成補償安置協議的,當事人只能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裁決,并不能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堵死在協商無果之后走民事訴訟之路,目的是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精神保持一致。
當然,在協商無果之后,不僅被拆遷人可以申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拆遷人也可以提出申請。律師接受委托后,應起草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房屋拆遷行政裁決申請書。《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拆遷人申請裁決時應提交以下相關資料:被拆遷房屋權屬證明材料;被拆遷房屋的估價報告;對被申請人的補償安置方案;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協商記錄;未達成協議的被拆遷人比例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可以單獨適用
2021-03-08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