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死亡怎樣賠償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死亡賠償金怎么分割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122條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廢止。《民法典》生效前,根據《繼承法》第三條的界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而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不是公民的生前財產,而是其死亡發生之后才產生的,則不是遺產。所以不可以當做遺產平均分配。并且由于《工傷保險條例》中對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有具體的給付對象的,法律明確給誰的就應當給誰,不可他人染指!因此“參照”說也是錯誤的。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因公死亡怎樣賠償,工傷死亡賠償金怎么分割?因公死亡后其家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得到賠償,具體賠償都分配可以遵循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工傷死亡賠償金其家屬在分配上需要律師的幫助而又找不到律師,歡迎您找尋律霸網在線律師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拆遷房和棚戶區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6